不能结婚的理由
--喜读lemon女士的《结婚》
叶行昆
读了lemon女士的短篇小说《结婚》,颇感欣喜;其谋篇独特,构思巧妙;确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称其为匠心独具恐怕不为过矣。比如,在正面描写钱峰与梅姐枪林弹雨般的肉博云雨之际,侧面却描写了钱峰难忘的初恋情人—洛丽;有点“横看成林侧成峰”的味道,因而有了主人公之大名—钱峰。钱峰者,金钱之侧峰者也。不可否认,钱峰与洛丽之间确实存在刻骨铭心的恋情。据说,“钱峰爱他的女朋友洛丽,他不惜出卖自己年轻的身体,换来经济上的丰盈,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洛丽,他一直在心里盘算着,两年工期结束,洛丽的学业也正好完成,无论如何,要把他心爱的洛丽召唤回到他身边,绝不可掉以轻心,让洋鬼子把美丽的洛丽抢走。”他出卖自己居然是出于理直气壮的理由:“万事具备,准备冲向结婚的红地毯。”不过,爱情没有那么伟大,钱峰也没有那么伟大;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为了洛丽,也是为了自己;因为爱情在其本质上是自私而利己的。(记得,过去曾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白衣少女》,男主人公患了白血病,其女友为之悲痛欲绝。男的安慰说:“别为我难过。”女的则说:“我是在为自己难过。”)然而,这难忘的恋情和美好的心愿在“钞票像雪花一样” ,“金钱的诱惑”,与“魅力性感”,“肉体和权力”的重重压力之下,便显得那么的弱不禁风,微不足道了。这是一场爱情面对钱与肉的博弈大战,而在这场大战中,只得让难忘的初恋情人含泪走开了。雪花般的钞票,挡不住诱惑的肉体与权力,把那脆弱的爱情玫瑰打得落花流水;纯真的爱情就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就像流行歌曲中唱的:“爱情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
一个富有“肉体与权力”的母亲最后把自己的亲生女儿给打败了。这样的母亲多乎哉?这到底又是谁的错呢?如果洛丽没有发现她母亲与自己爱人的床上运动呢?如果不是节外生枝,而是明知故犯;如果不是偶然发现,而是必然发生;那么,这场灵与肉的博弈或许会更加发人深省地扣人心弦了。可是,草木一春,人生一世;在人生的旅途中,又能有多少个如果呢?
我曾在所谓的婚姻经济学里提出过婚姻三要素:钱、性、情,而《结婚》似乎提供了一个可以佐证这三要素的案例分析。钱峰对梅姐由钱起性,因性得钱;也因钱而发“霉”;终究未能奏响那钱-性-情的完整的三部曲。没有了完整的三部曲,那嘹亮的婚礼进行曲将成了杂乱的变奏曲。金钱与性爱似乎只能使有钱人和有性人凤凰于飞,而永远不能“冲向结婚的红地毯”。
我还曾说过,对于婚姻来说,爱情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爱情是万万不能的。而《结婚》恰恰给人们展示了若要成就婚姻,钱、性、情是一个也不能少的,三者缺一不可,否则,这个婚姻之鼎势必摇摇欲坠,乃至于倒塌。确实,钱峰至于洛丽似乎穷得只拥有一座由金钱堆起的山峰了,相对于这座“钱之峰”,洛丽只得洒落下了自己美丽的眼泪。钱峰把性爱献给了梅姐,而把对洛丽的情感悬挂在了半空中;如此这般,洛丽也只能“忘了吧,再想他又有什么用?还不是烦恼多一重”;也就只能把“希望托夜空”了。没有了钱-性-情的三位一体,大概善男信女们就没有了结婚的理由了吧。千情万爱距洞房花烛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失去了爱情的婚姻,婚姻就成了坟墓。情、情、情,失去了情;婚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大概就是《结婚》要告知人们不能结婚的理由了吧。
真是:
此恨绵绵无尽期,
一江春水向东流;
心中无限伤心事,
付与黄鹂叫几声。
2006/4/25
写于沪上“面壁居”
不能结婚的理由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