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奇观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中华天然石龙景区开发

          可行性论证报告

                   

 

    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龙文化在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与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历朝历代都尊崇龙。作为吉祥物,从百姓、官员到帝王,均视龙为通天神物。中国人每12个人中,有2个属相为龙。在各类节日庆典中,龙的形象尤为突出。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国徽旁,就是金光闪闪的腾龙图案。今天,龙文化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洛阳天然石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龙体最大、龙形象最逼真、龙文化底蕴丰厚、开发潜力巨大的自然奇观,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之一。也是尚未开发的华夏神州最祥瑞神奇的天然龙景观:

    

 

    龙是华夏先民为表现理想和愿望,经不断完善而成的能上天入渊,能消灾降福,无所不能的、神化的、吉祥的艺术形象。 其形象作为美术装饰相继应用在各种载体和各种形式中,并被升华为更高的信仰和象征:是华夏祖先的图腾;是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标志,是吉祥喜庆的信物;是整个中华民族威武奋发,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博大兼容的民族精神和力量的象征。

 

 

 

 

    河南洛阳伊川巨型天然石龙、辽宁阜新查海石塑龙、河南濮阳蚌壳龙、湖北黄石卵石龙和洛阳偃师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充分说明龙在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现象,是龙信仰、龙崇拜的历史传承,事实上就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

 

 

 

    国家提出关于重振传统优秀文化雄风的设想,有人认为以往关于建设人文旅游的理念过时了,好像只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就行了。所谓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山水为代表的一批自然景观,这些景观的有效开发,大力推介,成效卓著,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人文景观,厚重的传统优秀文化整合和利用的步伐不可以停下来。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三皇五帝的主要活动区域。是伏羲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四大文化基地;洛阳(夏二里头、偃师商城、周王城与成周城、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城)五大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开封宋汴京城等,中原的都城文化在国内国际都是屈指一数,属一流都城圣地,有开发不尽的厚重古迹、讲不完的曲折动人历史典故。河南淮阳作为伏羲文化当之无愧的发祥地,河南鹿邑作为老子故里,洛阳作为老子工作和道德思想形成地,河南新郑作为黄帝的故里,洛阳作为少典有娇氏与炎帝神农故里;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净土寺在佛教界的重大影响!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应该停滞不前,而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洛阳伊川龙头沟天然石龙,开发成龙的故乡,完全可以用中华龙凤文化为纽带,串起亿万华夏儿女,使海内外华人把龍凤文化当成大家真正的心灵中的老祖宗。是以龙为图腾,以龙纪官,号称龙师,龍凤文化作为千家万姓寻根问祖的真正源泉。这样,将更能突出民族文化的历史人文特色,将更能展示中国龙凤的故乡的魅力!
 

 

 

 

    巨型天然石龙,呈伏卧欲腾飞状,天然石龙所含蕴的龙文化信息非常丰富,为中华龙文化研究和探源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巨型天然石龙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之一。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随着太阳照射角度和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龙体景象显现出或“潜龙在渊”,或“见龙在田”,或“飞龙在天”等神奇变幻的不同形象。

 

 

 

       春分时节,祭神龙盛况。只见天然神龙似对人们祭祀感到兴奋,眯着眼睛,咧着嘴似在微笑。龙身上、身下的人们显得是那么渺小,更衬托出石龙的巨大,但见旌旗招展、鼓乐震天、万众欢呼、祥云现瑞、紫气升腾、龙腾盛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吻上方的烟雾,是人们祭祀龙时产生的香火烟气聚集而成,现场抓拍的图像,恰巧像似巨龙吐出的祥云瑞气,不管是天意还是巧合,吉祥的画面是生活中的实景,通过照片使之定格为永恒的春分龙登天 祭龍“龙腾盛世图”。

 初夏时节,光线明暗对比强烈,合适时机可见到见龙在田(天)景象:

 

 

   秋天,草木繁茂,遮住石龙龙体,但仍能看出龙的轮廓,出现“潜龙”奇景:

 

 

 

 

 

 

 

 冬天,待到大雪过后,天气放晴,石龙身上的雪先溶化,周围白雪尤如天上的白云,石龙好象在云中腾飞,合适时机,会出现为飞龙在天之象: 

 

 

 

 

 

  2000世纪龙年,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民画报等组织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洛阳天然石龙春夏秋冬摄影照片分别安排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奖:

 

 

 

 

 

 

 

  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顶端是威风凛凛的龍:

 

 

 

 

 

            

   中国这个崇拜龙的大国,一切有关龙的史料、文物、传说等等,都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影。尽管各地有无数龙景观、龙地名,但真正的神龙却是千古之迷。很难看到大自然创造的奇异真实的龙景观.

 

    洛阳伊川龙头沟发现的巨型天然石龙,揭开了中华龙神秘的面纱。这个由天然岩石组成的石龙,长九十余米,高近十米。所有关于龙的特征应有尽有。史料中关于神龙的记载,在这里均能得到印证。北京大学考古学家李仰松先生赞叹伊川天然石龙:“石龙腾飞中华志,古今敬仰民族魂”。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先生题词:“天造地设,蔚为奇观”。业内人士认为,天然石龙完全具备列入基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和联合国人类自然遗产的资格。

 

  海内外华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唯一能被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人们所共同崇敬的神物。古往今来,中国的儒、道、佛、理、神等各有不同的信奉者,兴衰各有千秋。但任何朝代没有反对龙的。今天,海内外华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龙文化有强大的向心力。

 

  石龙所处的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的姓氏和风俗习惯,大多源于这里,但洛阳没有真正具有寻根游性质的景区,五湖四海与海内外华人到洛阳祖根之地寻根游,缺少能引起感情共鸣和心灵震撼的神灵物。

 

  史料文献记载,少典妃感神龙首而生炎帝神农。据考证,此神龙首由天然石龙演变而成,龙头沟之地名即是由此而来。炎帝神农诞生于洛阳,黄帝生活于洛阳,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华夏文化根在中原。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之说源头在中原。

 

 

 

 

 

 

     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天然石龙以其神秘莫测、通天神灵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引起人们观赏的兴趣,满足人们寻根溯源的意愿。

 

 

 

     天然石龙是华夏神州最祥瑞神奇的天然龙景观。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龙体最大、龙形象最逼真、龙文化底蕴丰厚、开发潜力巨大的自然奇观,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之一。也是尚未开发的华夏神州最祥瑞神奇的天然龙景观。考古地质学家评估天然石龙可能在300万年前已形成,在天然石龙附近出土有古人为祭龙而摆放的石器。

 

 

 

 

 

  石龙的形体与古代甲骨文“龙”字极近似,为巨口有牙,弯曲之身,上边有辛字头。石龙所在地古代称有辛氏。

 

 

 

 

 

 

 

 

 

 

    史籍文献中“少典妃有娇氏女登感神龙首而生炎帝神农”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天然石龙 周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二十公里范围内有四十余处旧石器与新石器遗址。

 

 

 

 

 

 

 

    石龙所在地出土有八千年前的三足钵、有齿石镰、骨针 、契刻骨片:

 

 

 

 

 

 

 

 

 

 

     附近土门遗址出土有六千年前的绘有太阳月亮运行的历法图案的陶缸。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古都,是国家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石龙以北26公里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有关林、白马寺、天子驾六车马坑、古墓博物馆等著名景点。五大都城遗址(夏二里头、商偃师商城、周王城和成周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等)在石龙的北方一字排开。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盛况空前。洛阳龙门石窟属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传说龙门是大禹治水开凿并得到了神龙的帮助。龙门附近的天然石龙,无疑会吸引人们好奇的旅游兴趣。天然石龙距龙门仅有20余公里,且有旅游快速公路相连,到龙门石窟的中外游客每年达数百万人次,应是天然石龙景区未来的客源。千万游客有畅游古都洛阳、观赏国花牡丹,再到天然石龙景区游览,仅仅几十分钟的路程。

 

 

 

 

 

  石龙以东有少林寺、净土寺、中岳庙等名刹宝寺。南部有白云山、石人山、龙峪湾、龙池曼、天池山五大国家森林公园。西部有九龙洞、花果山景区。以上景区与石龙为近邻且有高速公路和旅游快速公路相通。洛阳飞机场到石龙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

 

 中国各类风景名胜应有尽有,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的龙文化景观。天然石龙体形巨大,龙形逼真,一年四季变莫测,与天文、历法、易经等有密切关系,是独一无二的神龙奇观。 现露出的仅是一部分,埋于黄土中的龙身和龙翅还很长,清理后,神龙的形象会更雄伟壮观。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神龙奇观是天然的,别的地方难以复制。 除了石龙,这里还有天然石凤凰,天然石龟等,是本景区特色资源优势。

 

 

 

 天然石凤凰:

 

 

 

 

 

 

 

 

 

    在石龙附近有炎帝庙、商代名相伊尹祠,伊尹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宰相,称中华第一相。还有宋代易经大师、哲学家邵雍著书、讲学的安乐书院和长眠安息的安乐佳城,邵雍研究先天象数学,图标出六十四卦二进制排列方圆图,是现代电子计算发明的启蒙者。康熙皇帝为他题写“学达性天” 匾,派钦差噶拜送到伊川莘店邵夫子祠悬挂。石龙、伊尹、邵雍仅处于两公里范围内,可综合开发。

 
   人们自然尊崇。中外游客,特别是青年男女来此游览,祈盼龙凤呈祥更是一大乐事。此地的炎帝神农庙应扩建重修。史料记载,神龙母有娇氏“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农业之神。龙的传人之说,皆因神农母感神龙的神话传说而流传千古。陕西黄陵的黄帝陵,经多年努力,目前已吸引了几亿元海内外捐资。天然石龙景区建设炎帝神农祠,微缩全国各地有名的龙凤文化景观,适应海内外龙凤传人观龍觅凤循根游的需要。

 

 

 

 

 

    天然石龙景区有九条沟,分别为禹龙沟、黄龙沟、龙凤沟、龙头沟、升龙沟、龙王沟、白龙沟、卧龙沟、降龙沟等。过去都有水,后来由于煤矿开发,使地下水断流,现九条沟中只有龙头沟(龙凤泉)、龙王沟(龙王屯)、降龙沟(姜沟)三条沟中有少量泉水,其它沟已没有水。应将所有龙沟综合规划种植核桃、银杏等各类果树,通路通水。天然石龙所在的一段可开挖用水泥护砌,然后上边用泥土覆盖还原旧貌,蓄水成湖。水位以达到接近天然石龙龙足附近为宜。形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壮丽景观。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奇特的一部分,古今把龙凤看成是最吉祥的神物。伊川的天然石龙、天然石凤景区的开发成神奇有魅力的风水宝地,对吸引海内外有识之士到当地投资、发展,将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水源开发。在石龙西北方,黄村煤矿地下水每小时抽出约五百吨。这种优质的地下水,可经张奇庄引至石龙景区,再流入西干渠。由于这部分水是煤矿开采必须抽出排放的水,所以引水成本相对要低,且水源也有保证。如果这股水引不成,在石龙景区内龙头西北方已探明有丰富地下水源可供开发,除生产生活用水外,可分出一股水,出口拟设计由天然石龙的龙口中吐出(以不对石龙有任何损坏为前题),既有一定神奇效果,又能满足景区用水和绿色种植用水的需求。
  

     基础设施。规划由洛栾公路、快速公路至石龙景区的专用公路,满足大批客流需要。路两旁植松柏、冬青、美竹、女贞等常青树木,树外规划一定宽度水面或喷泉。在龙头沟附近建停车场、宾馆、展览馆。在沟内建窑洞宾馆和休闲养生窑洞等,建各种方便游人休闲、疗养、养老等多种类型的服务性设施。从停车场到石龙景区修龙形步行道,建可通电瓶车的专用通道和滑行车道。既保护石龙不受汽车污染,也能满足游人需要,尤其是老年、儿童的需要。

 

  文艺活动。天然石龙景区开发后,可发动附近群众组织民间文艺活动表演为游客助兴。祭龙。可组织专门的演出队表演祭龙、祭炎帝神农等。 祈雨。当地有此风俗,可组织老年人表演古老的祈雨表演。 舞龙。由附近村民组织舞龙表演。 文艺。 大铜器、地方戏、抬花轿、杂耍、腰鼓、唢呐、焰火、武术等。

 

 

  万龙碑林。游人喜欢在旅游区刻划“到此一游”之类纪念字样。石龙景区拟开辟万龙碑林专门供游人刻碑留念。内容为游人题字、题诗、游记、抒情散文等。要求文中均须有龙字,并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职业、成就等,刻碑成林,留下龙的传人的特殊纪念。天然石龙景区与全国其它游览区最大的不同,就是要突出龙文化,弘扬龙的精神,鼓舞龙的传人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有兴趣,均可题词刻碑留念,形成独特的龙文化纪念碑林。

 

 

  神舟系列飞船工程总指挥、解放军总参李景上将为伊川中华石龙题词:“中华神龍”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先生为伊川天然石龙题词“风韵天然”、“華夏天然石龍”:

 

邵华泽题词“華夏天然石龍”

 

 

    人们希望得到龙气,希望青云直上,飞黄腾达,鹏程万里,生意兴隆(龙),龙凤呈祥,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若干年后,当年的刻碑者故地重游,或事业有成,或成家立业,或龙凤双飞,或人生得意……自会有一番感慨。这些纪念碑会越来越多,既传承弘扬了龙文化,又增加了海内外华人的自豪感和 成就感。万龙碑林本身自然也是一道难得的景观,事实上也成了展示龙的传人精神风貌,满足人们流芳万世美好心愿的纪念碑。

 

 

   绿色农业体系。天然石龙地区在古代文献《吕氏春秋本味》中就记载此地区“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古籍记载神农尝百草,伊尹作中草药汤液和美食。天然石龙景区应以神农文化为基础,配以绿色食品、特色美味产品、精品五谷杂粮,打造绿色产业,发展中国传统中草药、杂粮种植、精加工,力争建成百类中草药、精品五谷杂粮种植、肉牛、山羊、(驯化)野鸡野猪、麋鹿等,发展成美味特产产业,既是旅游特产,又带动农民致富。

 

 

   除了发展种植各种杂粮、旅游特产外,在景区周围还应规划各类水果种植园,在龙沟中建大型洞穴式冷库。当水果丰收销售不畅时,可将各类水果收购榨成果汁冷冻保鲜贮存,然后加工成风味不同的“天然龙”“天然凤”果汁。四方来的游客不仅可以吃到各种“龙果”、“凤果”,还可以喝到多种不同风味的龙凤果汁、果酒、饮料,这种龙凤特色饮品可以推向全国,使石龙景区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中药材和林果业种植加工稳步发展。

 

 

  巨型天然石龙是华夏神州独有的祥瑞自然奇观。开发以后,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洛阳牡丹花会盛况空前,但每年花期仅有不足月余,受各种条件限制,很多人无法亲临牡丹盛会。况且,牡丹也不是洛阳独家所有,山东的菏泽、安徽的亳州,牡丹的种植规模比洛阳毫不逊色。

 

 

   而石龙景区则不同,天然石龙是天下独有的奇观,一年四季皆可观赏。随着季节的不同、太阳入射角度的变化,天然石龙在春、夏、秋、冬的景象和神韵各有不同,会呈现出 “春分龙登天”、“秋分龙潜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不同的风姿。有关祭龙、祈雨、舞龙等活动可以四时举行。

 

 

   石龙所处的九龙沟,沟窄而深,皆为深厚黄土,如果择适当的地段,把整条沟用玻璃罩罩起来,配合现代化技术,改善沟中的气候条件,完全可以把这里变成四季如春、牡丹常开的人间仙境。石龙与牡丹相映成趣,游人可四季游石龙,观赏牡丹。

 

 

   洛阳属历史文化名城,但历史上的五大都城遗址已经荡然无存,一百多位在洛阳称“真龙天子”的皇帝仅留下一个个黄土冢而已。 除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少林寺之外,洛阳很难看到更具神奇魅力的景点。 洛阳作为九朝古都,缺少具有王者气魄和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景区。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均为佛教文化艺术。关林仅是一个三国将领的墓地。海内外游客,包括国际友人,一般对墓地游览的兴致是不高的。这也是洛阳的帝王陵,名人墓园旅游热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洛阳南部山区的石人山、白云山、龙池曼、天池山、陆浑水库、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等风景区,由于洛栾快速公路的开通,游人日益增多。这条快速公路从天然石龙景区身旁经过,距石龙仅3公里左右(将来会修洛栾高速公路和三洋铁路,都可能会在石龙附近通过)。如果修通直达公路,到石龙游览非常方便。 石龙西部的九龙洞、灵山寺、神灵寨等景区,有平白公路相通。上述旅游区在石龙周边约1-2小时路程,每年有几千万游人,都应是未来石龙景区的客人。

 

 

   洛阳南部山区的景区,虽然山好水美,但此类山水风景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内容雷同,没有多大新奇性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天然石龙景区则不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人对有灵气的地方特别有兴趣,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人们愿意到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灵气的地方朝拜、烧香、许愿、得灵气。

 

 

  例如,每年到武当山、峨眉山、五台山和五岳等有灵气地方烧香的香客达数亿人,捐献的功德钱和耗费的香火钱是个天文数字。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特殊现象,是人们思想信仰、情感寄托、心灵意愿等方面的问题,不能一概以迷信而论。天然石龙景观完全可以满足人们长龙的精神、盼龙凤呈祥、得神龙灵气的愿望。

 

 

   天然石龙景区开发后,慕名前来观赏的中外客人很多,不仅有力提高了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而且不同层面的客人,要有不同层面的接待。这必将要增加各级政府官员迎来送往的活动量,虽然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但无疑会交更多的朋友,对提高各级政府官员的素质、水平、形象,增加外界对洛阳的了解,加强友好合作与交流,都是十分有益的。

 

 

  天然石龙开发是无污染工业,是阳光事业。不象开矿产必然有资源枯竭的时候。旅游业只要定位好、建设好、服务好、宣传好就可能会常盛不衰。石龙景区开发也会促进周边环境的改善,也会带动附近的炎帝庙、伊尹祠、安乐佳城、卧云山、海神庙、南岳庙、聚仙观、九皋山、庄子洞、金山寺、净土寺、龙泉寺、普明寺、平泉庄、程园、范园、荆山公园、凤山公园等景点的开发升级。

 

 

   大批游客到伊川游览,要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骑毛驴、坐牛马车)行、(观田园风光)玩、带(土特产、工艺品)、联(系业务)、交(结朋友)、选(择项目)、投(资开发)、促(招商引资)。这一切必将带来各种龙凤商品的开发和销售,第三产业也将应运发展,特色食品、中草药、青铜器、唐三彩、杜康酒、上皇酒、伊川美食、红薯粉条、小米、贡米、大蒜、工艺品等纪念品均有广阔发展前景。这些均可帮农民借景谋生、借景生财,借景致富,必然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

 

 

 

 

 

 

  在天然石龙景区规划建成后,要在交通要道和其它重要景区附近展示天然石龙、天然石凤凰春、夏、秋、冬实景的巨幅画面,引起游人和各界关注。与全国各大旅游公司和旅行社联系,促进带团来游。出版各种有关龙凤的画册、宣传品。通过电视、电影、报刊等多种方式,广为宣传。当天然石龙的神奇被人们了解后,中华龙的传人有哪一个不想去看一看这个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神龙奇观。中国有13亿人口,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哪一个不想去得一点龙凤灵气?得第一名相伊尹的福气,得易学大师数码鼻祖邵雍的神气。自然,必将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起来,造福万代。
   中华天然石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龙体最大、龙形象最逼真、龙文化底蕴丰厚、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之一。也是具有独特开发价值的祥瑞神奇的天然龙凤景观,发展潜力巨大,应列入当地政府长期发展项目,认真规划开发。

 

    作者:翟智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 研究员)

         Email:  [email protected]     13137996079 13849904034   

 

 有关天然石龙研究参考文图

 

1、龍文化与人类文明起源寻龙根物证


 

(点击以下网址即可看文图)

 
 

   新华网文化论坛:

 

(点击以下网址即可看文图)

 

 

 

2、中华龙寻根

 龙文化·中华昌龙网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到全文)

 

3、龙乡伊川行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到全文和图片) 
 
 
4、邵雍天根月窟象数理论对世界科学文明的贡献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到全文和图片)
 
 
 
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人物
 
 
6、烹饪鼻祖、 第一名相—伊尹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到全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