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厅被撤销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纯因张昆桐涉嫌经济犯罪所为,它抹不掉我们整个系统的成就和形象!坦诚地讲,我们交通系统的这支队伍主流是好的,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我们无愧于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无愧于全省人民,也无愧于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我们自己。所以,翻过去的一页就让它过去吧!”因为只有厅长有问题,并且也被捉了,“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而厅里其他人都是好的、“经得起考验的”,自然也就勿需追究,更勿需反思制度缺陷。所以,很多教训无人总结,甚至被人有意掩盖了。
当然,连续两任厅长出问题,一点儿不反思也是不可能的。就连落马者张昆桐,也在狱中“反思”,并给省委写了认罪悔过书,“提出了从自己的犯罪事实中看到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薄弱环节;为今后杜绝类似的犯罪发生,还向省委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然而,张昆桐落马,石发亮接任,非但“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克制,反而随着河南交通建设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去年全省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91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 0.05%,在全国排名第二),交通厅长的权力实际上也更大了,更难以得到有效制约了。
交通厅是个高度集权的地方。表面上,厅里提拔干部,都是按正规程序走的,实际上是“一言堂”。比如厅党组班子的会议记录上,详详细细地记载着:某年某月某日,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石发亮提名某位干部任某职,与会者举手表决,一致通过。蹊跷之处在于,几个副厅长没有一个反对的,总是全数通过。
从当上厅长起,石发亮就将计划、征收两项大权牢牢抓在手里。他妻子叫黄爱蓉,在交通厅势力很大,盛气凌人,说话比其他副厅长还管用。有人说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有人背地里叫她“女皇”。
按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照计划而行,石发亮一是不造计划;二是突破计划;三是随意改变计划。没钱装阔的人是打肿脸充胖子,石发亮是打肿国家的脸,自己充胖子。
在河南省交通厅,石发亮喜欢“现场办公”是出了名的。他不爱在办公室坐,而是“走遍了全省18个市地重要的路网建设现场”,到处“现场办公”,酒桌上定项目,谈笑间钱飞烟灭。
他到豫北某地,当地领导想让交通厅为某条公路建设追加投资,石发亮立马答应说:“100万够不够?不够?再给你加20万!”他跟着一位省领导去郑州市现场办公,当时郑州市准备修建外环路,申请省里资金支持,省领导谨慎地答应拨付1亿元,而随同前往的石发亮竟然随口就说:“我给你3亿元!”2000年河南省公路建设计划投资70亿元,石发亮召开“加快”会,主动调高到91亿元,增幅达30%,而该年实际完成投资竟然高达101.5亿元。
2001年,石发亮向省委、省政府拍胸脯:全省公路建设投资120亿元!他把这个计划形容为“跳起来摘桃子”,结果当年全省共完成投资138.9亿元,夺了三项全国第一。
2002年,石发亮再立“军令状”:“若全年完不成150亿元投资目标,省交通厅党组集体辞职!”实际上,这个任务提前两个半月,在石发亮被“双规”前就完成了。
由于片面强调速度,加上投融资体制的缺陷,大量资金被“灰色蒸发”,导致河南省公路建设成本不断增加,公路建设质量却问题频繁,许多公路被迫追加大量投资翻修,有的甚至被炸毁重建,全省用于公路维护的资金每年高达40亿元左右。
由于河南省的交通规费主要被用于维修道路,致使用于新建道路的项目资本金大幅度减少,不得不大幅度依赖银行贷款。但在有些人看来,只要石发亮能贷来款就是本事!省计委、财政厅等单位难以制约住他,所以交通厅花钱,始终花得意气风发!目前,河南省道路建设贷款已进入还贷高峰期,一年需还本付息10多亿元,压力极大,甚至不得不"以贷还贷"。有人将此概括为:“交通厅花钱,财政厅还钱。”还有人形容为:“交通厅请客,全省人民买单!”同时,虽然河南省的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都属于收费公路,据说国家开发银行的某领导考察河南后还得出了“在河南唯有投资交通无风险”的结论。但由于管理松散,条块分割,人员众多,虽然通行费价格一涨再涨,全省大多数公路却陷于亏损状态,成了本地经济发展的负担。
又一任领导班子上任了“我认为,交通厅前三任厅长出问题,主要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笑南说,“据我了解,这三任厅长上任时,省委领导都明确地向他们提了要求,他们也都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仅要勤政,还要廉政!但是他们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王笑南是在2003年2月19日“河南省交通厅新领导班子上任会”上讲这番话的。该次会议的实况被制作成视频文件,放在交通厅主办的"河南交通信息网"上。但仅过一天,文件便被删除了。
去年年底,石发亮被“双规”那天下午,受省委领导指示,省委组织部去交通厅召集党组成员开会,安抚人心,其中明确讲到:“这些年,我省交通系统干部队伍是做出了成绩的,我省交通事业这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的,也得到了交通部的充分肯定及社会各界的认同。”尽管如此,石的落马还是在交通厅引起人心惶惶。几位副厅长谁也不愿主持工作。
当然,连续两任厅长出问题,一点儿不反思也是不可能的。就连落马者张昆桐,也在狱中“反思”,并给省委写了认罪悔过书,“提出了从自己的犯罪事实中看到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薄弱环节;为今后杜绝类似的犯罪发生,还向省委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然而,张昆桐落马,石发亮接任,非但“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克制,反而随着河南交通建设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去年全省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91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 0.05%,在全国排名第二),交通厅长的权力实际上也更大了,更难以得到有效制约了。
交通厅是个高度集权的地方。表面上,厅里提拔干部,都是按正规程序走的,实际上是“一言堂”。比如厅党组班子的会议记录上,详详细细地记载着:某年某月某日,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石发亮提名某位干部任某职,与会者举手表决,一致通过。蹊跷之处在于,几个副厅长没有一个反对的,总是全数通过。
从当上厅长起,石发亮就将计划、征收两项大权牢牢抓在手里。他妻子叫黄爱蓉,在交通厅势力很大,盛气凌人,说话比其他副厅长还管用。有人说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有人背地里叫她“女皇”。
按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照计划而行,石发亮一是不造计划;二是突破计划;三是随意改变计划。没钱装阔的人是打肿脸充胖子,石发亮是打肿国家的脸,自己充胖子。
在河南省交通厅,石发亮喜欢“现场办公”是出了名的。他不爱在办公室坐,而是“走遍了全省18个市地重要的路网建设现场”,到处“现场办公”,酒桌上定项目,谈笑间钱飞烟灭。
他到豫北某地,当地领导想让交通厅为某条公路建设追加投资,石发亮立马答应说:“100万够不够?不够?再给你加20万!”他跟着一位省领导去郑州市现场办公,当时郑州市准备修建外环路,申请省里资金支持,省领导谨慎地答应拨付1亿元,而随同前往的石发亮竟然随口就说:“我给你3亿元!”2000年河南省公路建设计划投资70亿元,石发亮召开“加快”会,主动调高到91亿元,增幅达30%,而该年实际完成投资竟然高达101.5亿元。
2001年,石发亮向省委、省政府拍胸脯:全省公路建设投资120亿元!他把这个计划形容为“跳起来摘桃子”,结果当年全省共完成投资138.9亿元,夺了三项全国第一。
2002年,石发亮再立“军令状”:“若全年完不成150亿元投资目标,省交通厅党组集体辞职!”实际上,这个任务提前两个半月,在石发亮被“双规”前就完成了。
由于片面强调速度,加上投融资体制的缺陷,大量资金被“灰色蒸发”,导致河南省公路建设成本不断增加,公路建设质量却问题频繁,许多公路被迫追加大量投资翻修,有的甚至被炸毁重建,全省用于公路维护的资金每年高达40亿元左右。
由于河南省的交通规费主要被用于维修道路,致使用于新建道路的项目资本金大幅度减少,不得不大幅度依赖银行贷款。但在有些人看来,只要石发亮能贷来款就是本事!省计委、财政厅等单位难以制约住他,所以交通厅花钱,始终花得意气风发!目前,河南省道路建设贷款已进入还贷高峰期,一年需还本付息10多亿元,压力极大,甚至不得不"以贷还贷"。有人将此概括为:“交通厅花钱,财政厅还钱。”还有人形容为:“交通厅请客,全省人民买单!”同时,虽然河南省的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都属于收费公路,据说国家开发银行的某领导考察河南后还得出了“在河南唯有投资交通无风险”的结论。但由于管理松散,条块分割,人员众多,虽然通行费价格一涨再涨,全省大多数公路却陷于亏损状态,成了本地经济发展的负担。
又一任领导班子上任了“我认为,交通厅前三任厅长出问题,主要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笑南说,“据我了解,这三任厅长上任时,省委领导都明确地向他们提了要求,他们也都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仅要勤政,还要廉政!但是他们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王笑南是在2003年2月19日“河南省交通厅新领导班子上任会”上讲这番话的。该次会议的实况被制作成视频文件,放在交通厅主办的"河南交通信息网"上。但仅过一天,文件便被删除了。
去年年底,石发亮被“双规”那天下午,受省委领导指示,省委组织部去交通厅召集党组成员开会,安抚人心,其中明确讲到:“这些年,我省交通系统干部队伍是做出了成绩的,我省交通事业这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的,也得到了交通部的充分肯定及社会各界的认同。”尽管如此,石的落马还是在交通厅引起人心惶惶。几位副厅长谁也不愿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