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际市场回顾及2006年展望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外汇分析师 曲 磊
2005年,全球投资市场呈现一种对“上帝(GOD)”的顶礼膜拜,G就是创出16年新高的黄金(Gold),O即为连攀新高的原油(Oil),D则是高奏凯歌的美元(Dollar),三者可谓“三高”。在此,主要结合2005年外汇市场概况和影响要素以及2006年国际市场演绎综述如下。
一.多事之年和“GOD”的三高走势
在即将结束的2005年里,国际市场中有着太多的事令人难以忘却:既有美联储的持续升息,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商品期货价格,中国人民银行巧用夜间突变使人民币悄然躲过国际游资的“热钱”炒作,曾令“金牌交易员”败送巴林银行的日经225股票指数的突然强劲;又有即将告别18年辉煌而功成身退的格林斯潘,挥泪止损美元空头重仓的“股神”巴菲特,屡遭飓风袭击的美国海岸,频繁发生自杀式爆炸的西欧和西亚等等。这一切注定2005年是不平静的一年。
今年,美元一改去年颓势,上演了一波大多头行情。而在众多影响汇市的因素中,美联储依然充当了至关重要的主角,延续了自去年6月份的升息举措,在05年以每次25个基点的幅度连续8次升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2.25%推高至4.25%;连续的升息使得美国公债收益率不断上扬(其中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已经接近4.37%),大大提高了以美元计价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随之而来的外资涌入使得在整个2004年强烈困扰美国经济的双赤字问题得以缓解,这使我们不得不叹服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国中央银行拥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升息也成为美元大多头行情的主要推动力,美元指数(见图1)由04年年底创下的10年低点80.53一路上扬,在11月份报出92.33的年内高点,全年涨幅近13%。
图1 美元指数图
美元的持续上扬也带来了商品期货的大幅波动,尤其是与美元汇率息息相关的黄金和原油获得了极其惊人的涨幅,呈现出“G、O、D”的三高走势。
在过去,黄金和原油通常与美元呈负相关,其机理是,国际黄金及原油都是以美元标价,04年美元大幅贬值使黄金变得相对便宜,从而刺激购买增加,黄金价格上涨。但05年,这一点却大相径庭,由于美联储连续升息提高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于是许多海外投资者开始通过购买以美元标价的黄金和原油来拥有美元资产,从而获得高投资回报。另一方面,纷至沓来的飓风袭击美国炼油厂以及各国提高原油战略储备的市场传言也对其价格形成助推,而在原油价格突破50美元这一重要心理价位后,飓风卡特里娜一举将其吹至70美元大关。一系列飓风过后,原油价格开始向心理价位50美元回落,但黄金价格却未减涨势,一路飙升至24年高点540美元,由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其中似乎存在过度投机因素。(见图2、图3)
图2 黄金与美元指数图
——黑线为黄金,红线为美元指数
——黑线为原油,红线为美元指数
二.主要货币解析
欧系货币:(见图4)
图4 欧元走势图
今年在六大主要货币中,瑞郎可谓“弱冠”,美元兑瑞郎涨幅达17.77%,成为美元多头之最;而欧元兑美元下跌幅度也达14%,英镑兑美元则下跌9.25%。利差影响应该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美元的不断加息使得欧元区2.25%相形见绌。而05年欧盟宪法遭荷兰和法国民众的拒绝以及德国政局的不稳定都给欧元以打击。因此,06年欧盟宪法问题将决定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否会加速,一旦下一轮值主席国奥地利举措有效,则欧元将很有可能重拾涨势。
技术分析:
目前从技术上看,欧元兑美元今年一年的跌势止步于1.1600上方,这正是2002年1月至2004年年底这一轮欧元大多头走势的38.2%菲波纳奇回档位,并且距离欧元诞生时的1.17不远,因此多方面原因表明这一位置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心理上都是重要价格水准,而03年欧元从历史底点回到这一价位后,先后走出了两个“M”顶形态,由此06年前半欧元兑美元应该在1.1300-1.2000之间震荡。
亚洲货币:(见图5、图6)
图5 日圆走势图
图6 1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升贴水图
全年美元兑日圆上涨14.5%,涨幅仅次于瑞郎,12月以121.39创下自
展望06年,两大问题将影响亚洲货币体系,其一是日本是否会结束宽松的接近零利率货币政策,长期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受通缩的困扰,但近期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表示下一财年有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民币是否会继续升值,这将对整个亚洲货币体系起到关键性影响。
商品货币:
今年商品货币表现平淡,虽然全年美元势头强劲,但由于黄金价格的抬升,与之相关度较高的澳元年内跌幅有限,仅为9%,而兼有北美货币这一身份的加元,由于加拿大央行的有力升息,兑美元呈现出上升走势。
06年二季度,澳洲央行升息50个基点的预期很有可能会在上半年对澳元形成提振。而黄金价格应该会继续上探550关键水准,这也成为商品货币的另一个动力。
三.展望2006
从05年美国经济来看,消费者信心、就业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数据均表现良好,虽然几次受到飓风影响,但美国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美国债券交易量也超过了欧洲债券,这在近三年是少见的,这一切均源于美联储强有力的利率调控措施。2006年,伴随投资者多年的格林斯潘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