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

 

对风险的认识和衡量一直是证券投资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我们看到,不管是当前金融学科的教科书还是市场分析人员对于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这两个基本概念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风险偏好指的是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态度,不能等同于风险承受能力。按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以简单划分为风险厌恶者和风险偏好者。有学者指出,任何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者,在相同收益率的情况下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较低的品种。这种观点是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和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以彩票市场为例,彩票购买者的预期收益肯定小于0,这是因为彩票销售者不可能提供大于其彩票销售收入的奖金。按照有效市场的观点,不可能有投资者购买彩票,而事实上正是由于彩票存在波动性的一面,彩票购买者可以以小博大,希望中奖这一小概率事件能够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如果不存在波动性,显然不会有人愿意选择期望收益为负的彩票。在证券投资领域同样如此。假设证券品种A到期收益率收益为50%的概率为1/10,到期收益率为0的概率为9/10,证券B到期稳定收益率为5%,两个证券的期望收益都是5%,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至于风险承受能力,指的是投资者所能承受的最大损失。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者的收入、储蓄、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风险偏好性强的投资者未必风险承受能力也越大。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彩票,如果价格为2元,可能会有很多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购买,但如果价格为200元、2000元的时候,可能先前的一部分风险偏好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而不得不放弃投机的机会。这种道理同样可以放到股票和其它类型的证券投资之中。

总之,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弄清楚其含义不管是对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还是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