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力抗法看执行制度的人文关怀
8月11日,北京市海淀城管监察大队海淀分队在中关村科贸电子商城北侧查抄无照商贩时,副队长李志强遭遇无照商贩崔英杰持刀暴力抗法,最终被其刺中颈部,经抢救无效殉职(8月13日《新京报》)。就在同一日,广州市也发生一起治理摊贩的事件:在广州摆摊卖早点的妇女湖北蓝仙娥,被四五个治安队员用钢管殴打,并遭辣椒水喷眼(《信息时报》8月12日)。
两起事件的同一天发生,再加上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事件,反映了而目前,从“暴力执法”到“暴力抗法”的不断产生,折射出制度执行上道德良知的缺乏。
再严格的制度,如果它执行的结果是与它所倡导的价值相违背,那么可以说,它的执行一定是在什么地主出了问题。制度的执行者是普通的人,这个人应该具有一般的公平正义观念,对制度的执行的价值判断是有心理基础的。所以,他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一定是秉承善意,发挥制度最大的价值所在。古希腊有一句法律名言,邦国虽有良法,但执行者道德水平低下,再好的法律制度执行结果也会与它的正义价值相悖。就是说,制度设计不管怎么样完善,它都不可能去做到心善尽美。如果制度的执行者道德水平低下,人格不健康,再好的制度也不会产生好的结果。因此,对制度的善意执行拷问着执行者的良知和公平正义观念。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严格的制度执行在某些事情上却成了杀人的工具。据报载,有一名临产妇因为情急之下,搭载上一辆无牌的黑车赶往医院,中途被交警拦下。交警以严格执法为由,不顾产妇家人与司机的苦苦哀求,坚决要将车辆带回交警队接受处理。而产妇因为错过最佳的抢救期,造成胎死腹中的悲剧。类似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方面的报道,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真让人难以理解,而我们僵硬的执法者,不知道出于什么利益考虑,使具有正义价值的法律制度成为一种对普通大众对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扭曲和漠视。
其实这些简单的问题,在老百姓眼中,道理却又非常简单。老百姓中间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因为制度不可能穷尽现实世界的种种情形,而如果执行制度的人是善意的,我们的很多的悲剧也许就会避免。笔者也曾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也是一名产妇,搭乘一辆的士去医院,为抢时间,在一个明确警示不能掉头的路口准备掉头时被交警拦下。当交警了解情况之后,不仅没有处理违章司机,相反,却即时阻止其他车辆通行,待这辆载着产妇的车掉头快速驶去之后,才让交通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人们不会去指责违章司机,不会去指责这名交通警察纵容甚至帮助司机违章。为什么呢?这就是人们对法律制度的道德和价值判断问题。
什么是最大的价值,人的生命、人的安全,人的人格尊严才是法律制度保护的最大的价值!
一般来讲,我们的制度设计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执行制度的人执行者身上。社会出现了很多的暴力抗法的事件,在城市,表现得犹为突出突出的就是城管与普通商贩之间,诚然,城市追求整洁有序,追求良好的形象,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城市管理无可厚非,如果采取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就很重要。城市管理的目的是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我们切不可因为城市管理的需要而牺森普通商贩的生存权利。不久前,一位以开“摩的”为生的34岁河北青年,被北京丰台区城管执法车围追在小区里,遭城管协管队员砖头袭击,造成“摩的”翻车、该青年接受开颅手术,协管队员被刑拘。无证商贩该不该管、该不该规范?这个问题毋庸置疑。但关键是,如何管理、如何规范,才能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水平,尽量减少和避免不该出现的流血事件?
近年来,城管队员和商贩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屡见报端。以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市容市貌为宗旨的城管执法活动,却频频引发流血,让人担忧。前段时间,美国的某座城市,市长否决了一项整治小商贩的提案就能触动我们。市长拒绝的理由是,他得小心行使这项权利,因为这关系到一部分小商贩的生存问题。流动的商贩,确实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解决了他们的就业。但也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弄脏道街、占道经营影响秩序等问题。但管理就是一场博奕,如何找好一个平衡点就显得犹为重要。居民生活的需要、商贩生存的需要、城市管理秩序的需要,这些都是急需管理的问题。城市的整治、良好的市场秩序重要。这些矛盾的交织在一起,就使我们看到“猫捉耗子”的游戏经常发生。长期下去,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对立的情绪日益加深,相互的不理解、怨恨甚至产生对抗。而管理需要智慧,需要我们具有一种悲天怜人的人文情怀。解决问题也需要智慧,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同情心和人方情怀,在日复一日的对立中慢慢消失,继而就是对抗,对骂与抠打,也泄心中的愤怒。在城市化进程中,城管和无证商贩之间的矛盾并非不能化解。一些城市管理部门推出的文明执法、亲民执法的举措就很值得提倡。例如,有的城市管理部门吸纳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有的取消了当场没收小商贩商品的做法,有的为小商贩提供适当的经营场地、简化办证手续……这些人性化的举措,在完成城市管理职能的同时,降低了城管执法的成本和危险性,得到了大多数小商贩的理解和支持。管理就是协调、就是疏导,就如治水,堵截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沟渠畅通,用一颗善意的心,用一颗充满温暖、充满爱的心去做好制度的设计与善意的执行,也许,人间的悲剧就会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