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以成就自己的牛顿


 

 
 
     2005年是国际物理年,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理论物理如何与国际接轨并崭露头角或领军潮流,无疑是中国物理界必然要关注与关心的课题。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科学,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学的典型代表是牛顿、爱因斯坦等。前者以创建经典力学和光学等基础理论著称,后者以举世瞩目的相对论而光彩夺目。

    现代物理学300多年的发展史历程,总是以欧美的学者为领路人,就是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特别是物理学奖),尽管过去共有六个华人获得过此奖,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国公民获得过科学界的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因此,在现代物理学领域,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国,始终处于落后、学习与追赶的被动局面。盼望早日有华人物理大师在世界科学舞台上开创新篇并引领潮流,是正在强大的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一个梦想。

然而,什么样的物理学家能够称得上是物理学中的大师呢?不管怎样,无论是谁,当他的物理理论能够与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比美,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他们的思想和理论,那么,这样的物理学者无疑有可能成为世界物理学领域中的现代大师。

    进一步地,什么样的物理理论与发现或发明能够等同与超越牛顿或爱因斯坦的理论呢?诚然,如果某一个人在物理学上的学术理论,一方面能够轻松地超越相对论,另一方面却能够把牛顿的三大定律统一于一个定律并揭示其深刻的物理本质,再一方面又把物理学中对能量的三个不同形式的描述方式(动能、动量、质能定理)统一为一个定律并揭示其深刻的物理本质的话,那么他的理论无疑可以是经典力学三百多年来的一个伟大跨越和历史的里程碑。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这在1978年,为当时中国的科学春天的到来增加了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相比之下,在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方面,中国的理论物理与世界的接轨是缓慢的,整体意识是狭隘的,创新的足迹是蹒跚的运作的手法是封闭的。特别是在国内最高级别的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还必须要作者单位出具证明,以及十位同行科学家的名单等等苛刻条件。难道计划制、审批制、学术研究的“专利制”真能成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可是,诺贝尔、爱迪逊、牛顿、焦耳、法拉第、麦克斯韦等大师们的著名学术成果,都不是在学术体制的计划审批制方式下产生的。中国的科学研究制度为何在21世纪里还要继续作茧自缚?

    就中国现今在基础科学方面的发展情况而言,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视野狭窄、小心跋涉的现象仍在继续。因此,即使有超越时代的领先科技理论问世,往往也难以得到公正的、公平的待遇。同时,国内目前对前沿科学理论成果的评审、鉴定、发表、宣传的特权与谨慎,可能更是难以发现与推举出划时代的杰出篇章,这也是导致人才滚滚外流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应该说,开明的学风问题,创新的宽松环境,是中国科技领域里一个事关大局的现实课题,也是事关生存与发展、繁荣与强大的重要问题。

    就中国理论物理现实的情况而言,通过网络的普及而带来的物理学的现代信息化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的频频开展,一些创新的意识与研究成果不断地涌现,那些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与实践成果层出不穷。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已经目睹了来自学术机构之外的一系列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在英特网上展现与对撞和交织。这一现象直接告诉人们的信息是:当今的中国基础学科领域并不缺乏物理大师级的种子选手以及诞生的机遇,恰恰缺乏的是大师级的开明的理念和创新发展与挑战突破的气概而构成的学术氛围和客观环境。

    可见,随着国际物理年序幕的缓缓开启,中国在世界理论物理领域的发展强大,不仅需要划时代的胆略和勇气的强烈冲击,更需要敏锐判断能力的高瞻远瞩和前沿性突破的宏韬伟略,否则,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及其之后,可能将永远也成就不了半个“牛顿”的业绩。


                                                                                                            王达水
                                                                                    二○○五年一月二十日
于中国衡阳
                                                                                                [email protected]
 
 也见光明网: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872

~~~~~~~~~~~~~~~~~~~~~~~~~~~~~~~~~~~~~~~~~~~~~~~~~~~~~~~~~~~~~~~

让“阿波罗登月计划”自己说不(之一)
作者 : 王达水
 
 
让“阿波罗登月计划”自己说不(之二)
作者 : 王达水
 
 
让“阿波罗登月计划”自己说不(之三)
作者 : 王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