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融市场的万千思绪之二—有关估值


        当前中国股票市场的主导力量业已是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成为其备为推崇的方式,那么无可避免,对股票估值成为核心的内容。
       估值是什么?我认为估值是无法精确的艺术。最后的估值结果只能是高估、低估和合理区间这种类似的定性结果,或者是价格在多少到多少之间是合理价值区间这样的范围结果,任何精确到股票价格就应该是多少的精确定量结果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估值的方法本身虽然从理论上是完美的,但是应用中却存在许多现实的限制,从而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
        估值分为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主要包含DDM,DCF和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三大类,其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公司选取应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其本质上都要估算未来的一段时间的分红或现金流,同时要选取一定的要求回报率和公司增长率来估算其当前价值,由于其本身就是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因此,而未来本身就是难以精确预料的,因此输入变量的难以精确会导致结果的难以精确,结果导致绝对估值法得出的只能是难以精确的估值区间。而一个好的分析师就在于尽可能的估算精确数据,同时应用最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模型,以逻辑上的相对精确推断得出合理的估值区间。
         相对估值法主要包含P/E,P/B,PEG,EV/EBITDA,P/CF,P/S等方法,其本身的缺陷在于都是和某个基准(benchmark)进行比较,其假设前提在于其benchmark是合理的。那么当benchmark本身就有问题时,那么估值的精确性就难以保证了,而benchmark的精确选取和合理性在现实中常常是难以保证的。因为1.市场上一模一样的公司其实是相对非常稀少的,同一行业的公司也不尽相同,因此其比较的基准难以选取。2.即使有可以选取的基准,但基准本身也是波动的,其当前存在的状态难保不被高估或低估,基准的不可精确预测会造成被评估对象的不精确结果。所以说相对估值本身的假设问题决定了其估值的不精确性。


         结语:股市是个说故事的地方,价值投资也是说故事的一种方式,估值是价值投资说故事的根本,虽然其有不精确性,但却是相对最容易说服人,逻辑性最严密,最动人的方式,因此趋之若鹜者众多,但要警惕估值的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