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必然不等于个体偶然
姜明峰
在《中国青年报》刊登曾经了一篇题为《人穷,会连起码的自信都没有》
的文章。讲述的是一名牌大学的大三女学生豆豆(化名)的“不幸”。豆豆说,
她是安徽人,家境贫困,父母供她上学很吃力。假期在家,她得知自己的学费与
姐姐的婚事费产生冲突,姐姐因此结不了婚,她觉得不仅愧对于父母,而且也连
累了姐姐。于是决心自己赚学费。开学后,她便到一家酒吧当了坐台小姐,本来
不想出台陪客,但在金钱的诱惑和压力下,她很快成了酒吧里最受欢迎的三陪女。
看罢此文,深为震惊。
同时,《深圳商报》记者甘险峰“采访”了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晓华
和深圳市凯欣塑料有限公司的谭伟辉。王教授“认为‘人穷志短’的话是错了。
但是‘人穷自卑’的情况还是经常有的。”王教授还说,“贫穷的人往往伴随着
耻辱感。”“他们的自卑感促使他们加倍保护自己,这使得他们十分敏感。”
“他们的交际能力比较差,‘情商’不太高,他们往往走考硕士、博士的道路。
自卑感妨碍了他们自我超越。就这个女大学生来说,她去当三陪女是一种自我否
定,是非常无赖的选择。”王教授的话很中肯、诚挚。为天下“不幸者”道出了
心里话。“人穷志短”,在一个现代的社会注定了一定存在,它是商品经济和市
场经济初期的一种社会必然。有社会必然,就必定有个体的必然。而这个个体的
必然究竟落在谁的头上,也就具有了偶然性。“不幸者”往往是社会必然之下的
个体偶然。人们看待事物时,也往往只看到了个体偶然这个现实,而忽略了社会
必然这个前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体必然性。在归结缘由的时候,只去谴责偶然
的个体,却不去责问该问的必然,也不为根治必然而努力。这就好象是危房上面
掉下了一块砖头,砸在一个过路人的头上,你不去最就危房的责任反而骂被砸者
一顿:“为什么偏偏砸了你?谁叫你不小心?谁让你从那里走?”其实,只要掉
砖头,不砸他,必定要砸你。只是看谁的“运气”差而已。总之,注定有人要挨
砸。那为什么我们偏偏只看到了被砸者的“运气差”?为什么不在同情被砸者的
同时去为他讨公道?为什么不追究谴责应当承担责任者的责任?而着却是问题的
要害呀?比如,那位谭先生的看法是:“没有钱可以去做家教,可以通过其他的
途径赚钱。”他还说:“前几年有个在珠海开工厂的韩国女老板因故让所有员工
向她下跪,只有一个来自河南的农村打工的青年没下跪。”的确,可以做家教,
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赚钱,也可以不下跪。而且这些谁都会想得到,只要他没发疯。
这些也的确是一种高贵的个人品质和民族气节。值得称道。但是,不知大家想到
没有,上帝创造每个生命的时候,也到赋予了他们平等的生命权,生活的平等权。
在次基础之上也注定了一些生存法则和自然运转原则。如果一个地方有100份
家教,而需要的人却有150个。者50个社会必然该怎么班?如果其他的途径
又可以解决30个,那么还剩20个社会必然呢?为什么千千万万的下岗工人没
事干?着可是很好的证明。无论怎么说,总有那“20个社会必然”,只是看谁
的运气坏而已。生命是脆弱的,生存是有难度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把
问题想得这么简单。社会需要有思想的,有深刻思想能力的人。
几天前,中央电视台“真情无限”节目播了一个短片。四川一个叫邱岳凤的
农民,家里的房子迫切需要修缮,他针得村支书(注意:村支书)的同意,砍了
自家中几十棵红豆杉准备修房,结果因砍了珍稀树木而被判无年有期徒刑。该节
目特约主持人侯耀华先生一出台便说:“我最痛恨砍树的人!”犯了法确实值得
痛恨,砍了珍稀树木的确值得痛心。然而,谁来为这些不懂法的农民痛心?他可
是问了村里的头头的呀!生活在水泥建筑中的人们不需要砍树建房,可是他们使
用起一次型筷子的时候怎么一点都不惭愧?山珍海味小到青蛙,大到穿山甲,吃
得嘴角流油的时候怎么不谈保护野生动物?这些需要我们好好想一想啊!不懂法
的农民注定了要违法,可谁来帮忙完成普法大任?而懂法的人却偏偏又不护法!
“社会的必然”和“个体偶然”谁来为之买单?或者说谁来给予理解?我们不能
只仅仅看到一些简单的表面现象,问题需要深度的思考。
湖北荆州师范学院新闻系45001班 姜明峰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附:大学生三陪女自述:人穷,会连起码的自信都没有
豆豆( 化名) 是上海一名牌大学的大三女生,在酒吧,她的“花名”是茜茜,
已经有一年了,她是酒吧里最受欢迎的三陪女。
豆豆的妆化得很浓,眼神飘忽不定,脸色疲惫。在沉默了很久之后,她突然
问笔者:“你受过穷吗?”
“我家在安徽,妈妈下岗后跟姐姐在外摆摊。由于我们那里下岗的人太多了,
下岗的人又大多都出去摆摊,所以我们生意很难做,收入少得可怜。我爸退休在
家,每月也只有300多元退休金。为了供我来上海上大学,爸爸在路边帮人家
修自行车,他都快60的人了呀。我上大一回家过年,看见爸爸被晒得黑了好多,
手上还磨出了很多茧子。晚上睡觉,我听到父母在争论:妈妈说姐姐的婚事不能
再拖了,爸爸说现在没钱,无论如何,豆豆的学费不能动……当时我真觉得,不
仅愧对父母,还连累了姐姐。从那刻起,我决心自己赚学费。
“开学后,我到一家酒吧去当坐台小姐。虽然此前很多人劝过我,这种地方
去不得。可我当时想,坐台小姐可以在晚上做,我白天还能学习。况且我可以不
出台陪客人。但后来……如果你也干过就知道了,陪客人出一次台比你当一个月
坐台小姐赚的钱都多。以后的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我曾想过赚够钱就收手,但是你觉得赚多少算够?学费有了,我又想书费,
生活费,住宿费。这些都有了,我还要为以后打算。其实,行有行规,干这一行
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收山容易回头难。如果你决定退出这行,下次有难处再想
回来做,这个行当就不接受你了。即使勉强再挤回去,你也混不开,因为老板不
会再把‘好活’给你。就算跳槽,别的老板也不愿收留你,因为他们觉得你不会
安心在那里工作,保不准哪天就出事。我就知道好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在没有稳
定的工作前,我不敢轻易退出这行。
“我还想,若退出后我就彻底被这个世界抛弃了。我现在已经不在寝室住了,
因为我的室友们‘怕’我,怕我身上‘不干净’。没人愿意坐我的床,她们还把
自己的洗漱用品跟我的隔开放。也没人敢跟我一起吃饭,只要我回来稍微晚点,
寝室门就锁上了,说是以为我不回来了。有一次一连下了好几天雨,好容易天晴
了,我赶回去晒衣服,晒了一半,同室的薇薇回来了。看到我的衣服在架子上,
她就把自己的衣服拿到水房去晾了,可衣架上明明还有地方。我又把我的衣服往
旁边让了让,一会儿另外两个室友回来,也拿起衣服往外走。那一刻,我的眼泪
直冲出眼眶。我叫住她们大声说,咱们寝室还有地方晾衣服!然后我就把自己的
衣服全拽了下来,冲出寝室,头也不回地跑了出来。我跑上一辆公交车,心想随
便它开到哪里,只要带我离开这儿。我在外边走了好久,最后下决心跟室友们再
进行一次深谈。我回去时,寝室的门还是锁上了,她们依然以为我不回来了。我
们谈了一会儿,几乎全是她们在对我进行抱怨,抱怨我从来不管寝室卫生,还总
是回来那么晚影响别人休息等等。等她们说完了,轮到我说时,她们说:‘太晚
了,明天再说。’我躺在床上,看着外面的衣架上面已挂满了别人的衣服。后来,
我就彻底搬出了寝室。有时想想,也不能全怨她们,至少,她们没把我的事捅到
学校。现在我没有朋友,但在酒吧里,至少没人嫌我,至少还有人陪我。如果我
离开酒吧,只怕死了都没人知道。
“我们家里不知道我在做这行,因为我们那里能考到上海的人太少了,没人
知道我在这边的生活。我现在每月还能给家里寄些钱过去,他们问起来,我就说
当家教挣的。我爸妈还挺自豪的。一直以来我都是他们的骄傲,所以我没想过他
们知道真相后会怎样。我不敢想你,也不愿想。
“我并不开心。你知道我什么时候最失落吗?在半夜,有时突然醒来,拉开
灯,看到身边那张完全陌生的面孔,想着我们刚刚做过的龌龊事,我会觉得自己
简直不是人!
“你问我有没有谈过恋爱,我说没有你信吗?我在大一时就有了男朋友。我
们真的很爱对方,但最终还是分手了,因为我做的事。他现在在英国。我从没想
过在包我的人里找个人嫁,虽然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毕竟我有文化,以后
有了正式工作能养活自己。还有,我想攒够钱也去英国。
“我也想过,变成现在这样也有我自己的原因。还记得我问你的第一个问题
吗?人常说贫穷是一笔财富,可在我看来,它是一种灾难。穷的时间久了,人会
连起码的自信都没有了。你有过为了约会厚着脸皮向人借流行衣服的经历吗?你
曾低声下气问人借电子词典查个单词吗?你有过为了节省几元钱找借口不参加室
友们的Party ,独自躲在教室看电视的时候吗?也许有些人不在乎这些,但我的
性格很要强,我不想在任何方面输给别人。”至少在我们那个圈子里,没人瞧不
起我,因为我有文化,而且外语又挺好,我的好些客人都是老外。我想,我宁愿
别人在我背后说三道四,我全当没听见,也不愿再听同学讲:‘豆豆,跟我们一
起出去吧,我替你付钱。’
“我也不知道在这行还要做多久,我想,在还没有好的退路前,我不能退出。
我还要攒钱去英国。”( 据《中国青年报》,作者:沈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