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房是过度吸吮社会资财的"毒品"!
【房地产行业的既得利益集团竟然对中央的调控政策进行威胁与"泼脏水"!可见他们真是利大心恶,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什么政策都想违抗。但他们在一心一意想着自己的钱袋时,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想让广大民众购买的是这样一种"毒品",一种过度吸吮社会资财的高价房!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染上毒瘾,他及他的家庭的大部分资财,都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可恶毒贩的口袋,毒品成为吸吮他的钱财的一条割不断的管道。而今,高价房何尝不是这样的管道?一条使人大半辈子都要承担沉重债务的"失财管道"?!当他们明白这个道理,还会指责人们在过高房价面前的观望态度吗?当房产富人们因为房产利润丰厚而自感有权过奢侈生活的时候,他们不会不理解广大民众希望过上由房价低廉而低负债的轻松生活吧。富翁的奢侈生活不能建立在负翁的绝望生活的基础上!――黄焕金】
反驳政策祸水论:开发商还能把房价死扛多久
http://hous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09:30 新浪房产
余丰慧/知名网评人
国家一系列调控楼市的政策,已发挥有效作用。虽然,前期房价涨幅过大的几个城市,目前价格回落不十分明显,然而,上涨的势头已经遏制住。再就是,从市场观察看,明显感到是卖方在硬撑着、硬扛着价格。观望还是观望,交易量大幅缩水,甚至出现"负成交",买卖双方处于对峙、胶着状态,这就是目前楼市的现状。
回顾3月底"国八条"出台以来国家抑制过高房价的情况。争论、议论甚至指责,一直伴随者整个调控过程。先后出现了地荒论、需求增长论、原材料上涨论、城市化论等等。细细分析和观察这些论点,无非是为高房价进行辩解,是在转移和迷糊百姓以及国家的视线,是在动摇国家抑制高房价的决心而已。
当这些论点被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学者们用数据和事实一一驳倒后,近日,一些既得利益阶层原形毕露,干脆撤下所有面具,"泼脏水"赖中央,称中央的楼市调控政策"造成了消费恐慌、严重伤及自用市场",抛出了"政策祸水论"(7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记者徐寿松、邓华宁报道)。当这些人抛出"政策祸水论"时,是否站在了买方的立场上想过?低收入阶层和购房者,面对楼市价格僵持不下的局面,还认为国家调控楼市价格的力度不够,还希望国家再出重拳呢!
"泼脏水"赖中央、"政策祸水论"是站不住脚的。回顾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楼市的政策,不难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采取"疏导"的政策,而不是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硬性打压等"堵"的办法来抑制房价。"国八条"以及七部门"八项措施"都把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放在了重要位置。通过建设经济适用房,一方面解决了一部分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也转移、分散和减弱了商品房市场的购买力,对于商品房价格的回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其次,打击投机,限制投资,鼓励自住。抑制房价而出台的利率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房产过户规定等,无不体现在这些方面。最后一个特点,可以说也是最重要的特点,这次调控楼市,国家基本上采取的是经济的、间接的手段,而没有采取直接的、行政的手段,目的在于防止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
社会各方包括开放商、房屋中介机构以及住房需求者,必须正确看待目前楼市出现的情况。买家持币观望,市场深度僵持,交易量大幅缩水,甚至出现"负成交"的"冰冻"行情的原因是:价格没有调整到位。笔者赞成方方地产工作室分析人士的观点"要想真正刺激销售,冲破僵局,房价必须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笔者与业内大多数人士的意见一致,既然房价过高、涨幅过快是房地产市场诸多问题的导火索,降价理应成为解决问题的起点,至少,它应是治理楼市冷淡不可或缺的一味良药。在这种局面下,开发商们应该大有作为,应该顺应市场,调整定价,而不是泼脏水、转移视线、死扛高价。
广大百姓面对目前状况,更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一些蛊惑迷住眼睛,千万不能在一些鼓动下盲目实施购买行为。日前,笔者再次到某城市调查楼市情况时,碰到一个房屋中介机构经纪人正在滔滔不绝地给前来咨询的顾客讲述房价今后的走势,他打赌说"房价三个月内一定会再次上涨,现在购买是一个难得机会,如果现在买,保你三个月后赚。"鼓动性十分大,一些顾客开始蠢蠢欲动。
国家调控楼市的各项措施是正确的、有效的,不能够有丝毫动摇、改变和犹豫。要说改变的话,就是如果楼市价格再次出现大幅上涨情况,就应该果断再出重拳。目前,或明或暗地影响和动摇国家调控楼市的因素不少。除了一些阶层直接抛出"政策祸水论"、"泼脏水"赖中央以外,也有一些人在指责房价下跌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把预测经济减速不是说成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结果,而是把房价下降作为影响因素之一,还有,毫无根据地预测我国将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这些因素,无形中都给继续贯彻国家调控楼市政策增加了压力,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