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上海出现了所谓“社会青年”,实际上就是失业青年,他们应该都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出生的,由于数量多,就业就成了问题,有不少人被动员去了新疆,那里的生活就远比上海艰苦,这就是现在还有新疆知识青年子女返城的原由,现在他们的子女中有为数不少的人在上海读完大学后就业了,许多人因为从小吃苦,现在表现很优秀。1962年进入工厂的人也多,我后来在上海渔轮厂工作的时候就认识了许多1962年进厂的工人。
这一年起我大看西方文学,先是从英国文学开始的,我看了《戴维-科伯菲》、《大伟人华尔德传》、《匹克-威克外传》、《格列佛游记》等,我还把法国儒勒·凡尔纳译成中文的全
部作品都看了两遍以上。我认为至今也没有能够出现超过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作者,他的知识面和文笔都是很好的,并且有着绅士的痕迹,他的文章目录风格是独特的。我在2004年里看一部康纳利等人出演的好莱坞电影《天降奇兵》,它的部分内容也来自凡尔纳著名的《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三本、《海底两万里》两本、《神秘岛》三本),那条潜水艇的名字也叫“鹦鹉螺号”。凡尔纳很了不起,潜水艇就是他发明的,他当时设想的情况和以后设计潜水艇的原理是一致的。凡尔纳还成功预言了星际旅行、人工岛等,他的作品拍成电影的有《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等。《地心游记》是他的处女作,凡尔纳把书稿先后送给15家出版商看,居然没有一人看中,幸好第16个出版商是高明的,他给了世界一个我们所知道的凡尔纳。我对现在没有流行凡尔纳的作品感到不解,他是一个把科学和文学结合起来的伟大作家。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机器岛》是从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团队被人骗上机器岛说起的。机器岛是一些百万富翁搞出的,它是一个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人工岛。在机器岛上,一切的建设都井井有条,所有的安排都非常合理,仿佛就是人间的理想国,在这里,科学技术的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富人们需要精神享受,所以才把弦乐四重奏团队骗上岛。机器岛上设有两个动力装置,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在海洋中移动,从而随心所欲地周游世界任何地方。机器岛上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但是这无法改变人类的劣根性,岛上居民意见逐渐产生分歧,这些分歧不但无法弥合,而且愈加扩大,直到无法谈判,最终造成冲突。两派势力分别占领了一个动力装置,分别向相反方向开去,巨大的动力致使机器岛肢解并解体,弦乐四重奏团队幸而遇到航船而获救。今天,我们地球上确实出现了人工岛,尽管还没有动力装置,但和凡尔纳的想象已经比较接近;地球上的物质生活也已经丰富多彩,有的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机器岛》中的描写,这一方面说明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反映了凡尔纳的天才预见性。然而,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类科技发展和精神世界发展的不同步,我们已经可以上天,但是我们还不能消除战争和冲突,正如凡尔纳当时所描写的一样,1962年时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进入初二的我开始关心政治,我忽然开始对新华社内部报刊《参考消息》大感兴趣。这一年的中国人开始有了自信心,这和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获胜和击落U-2型高空侦察机有关。
1962年,印度政府坚持侵略扩张政策,蓄意制造边界紧张局势,大肆蚕食侵占中国领土,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中段长约400公里;西段长约650公里,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脑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
印度政府拒绝了我国政府的三项建议,要求恢复到
后来,1979年2月,邓小平接见印度外长时指出:“中印两国应该求同存异,所有问题可以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一揽子解决”。
(时代录音)1962年的一首歌:“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电影《红色娘子军》获1962年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电影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女演员、最佳电影配角五项奖。后来改编的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更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西方音乐模式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作品是钢琴协奏曲《黄河》。芭蕾舞剧《白毛女》则已经相当本土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