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只有变化是不变的!


只有变化是不变的

                    ——访创融国际资本公司CEO林永青  

 

/《中国计算机报》记者郑杏果

    20055月的一天,北京CBD商圈优士阁大厦,在创融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的写字间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忙碌的职员们正在洽谈“百付通”支付网以及“价值中国”网的日常业务。因为公司业务的迅速拓展,一个原有的会议室被临时改成了工作间。林永青坐在总经理办公室里,目光睿智而率真。身后墙上挂着“日新月异”的条幅,是哲学教授的老父亲亲笔为他题的。看着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略显清瘦的福建人,我们很难想象得到他的丰富经历。当笔者问起他认为自己性格特征里最深邃的品质是什么时,他从容而自信地说:“一个字——变”!

变则通

的确,创新和诚信,致使他不断地变中求胜。从教育部门到政府机关,再到知名外企,又到大型国企,然后是个人创业。一路走来,各种工作方式和经营模式他都尝试过。他风趣地说道:“我不认为自己有多么聪明,但是我敢于尝试,我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时,我也很庆幸赶上了很多好时机”。

学数学出身的林永青,早年做过几年教育工作,而后以当年公开招聘考试第1名的成绩,进入福建省政府体改委,从事国有企业的改革的策划和咨询工作;1997年加入全球最大的电脑芯片企业——英特尔公司,是英特尔公司第1位来自中国内地的MBA。在英特尔公司工作5年间,历任福州办事处经理、南方地区渠道市场经理、中国地区渠道市场经理;2001年离开英特尔公司,加盟清华同方电脑公司,担任公司助理总经理兼市场部总经理;2003年到美国、英国、法国的三所名校留学,成为获得全球EMBA学位的第1位中国学者。回国后,他创办了创融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网络金融及投资相关业务,同时还兼任英中商会企业家论坛执行委员、中华绿色承诺专项基金副秘书长、美国金融学会会员。

创则新

英特尔的工作经历为林永青输入了创新、开放的理念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能力。然而大公司有固定的运营模式,林永青渴望创新,期待有更多的挑战,希望在策略操作层面有更多的把握。离开清华同方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对于一个业已成长的大企业,他认为自己已错过了创业!林永青钟情于创新,在国外的留学经历使他愈发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利润来自企业家的才能,一个好的创意就可能使企业发生大的转机和发展。正因为如此,他选择了自己做老板。

林永青目前最得意的“作品”有两个:
“百付通”电子支付网(www.pay100.com)以及“价值中国”财经博客网www.chinavalue.net )。

关于“百付通”支付网,林永青借鉴了一些国外的模式。他认为互联网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问题都已基本解决,资金流现在是一个瓶颈。瓶颈就是困难,困难也就是机会!电子支付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很好的解决,因此他认为这个环节是很有成长空间的。“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在摸索中解决的。政府的事务很繁忙,我们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等着国家去解决。一些服务如果企业能够做,政府也是很支持的”。

电子支付的瓶颈在于安全和诚信,“百付通”支付网较好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首先,“百付通”为各家银行账户之间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接口与平台,用户可以在不同类别银行卡之间轻松划转资金,在注册时不需要输入个人银行卡号。其次,他们还特别推出了一个名为“信用宝”的增值服务,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百付通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以降低购物风险。因此,百付通支付网虽然是今年2月份刚刚推出,却已迅速发展,取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林永青认为第三方在线支付是一个促进和完善整个电子商务环境的基础服务。第三方支付作为目前主要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最重要的是起到了在网上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起连接,实现第三方监管和技术保障的作用。采用第三方支付,可以安全实现从消费者、金融机构到商家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流程;为商家开展B2BB 2C交易等电子商务服务和其它增值服务提供完善的支持。百付通将全力以赴。

提起“价值中国”博客网的运营模式,林永青的兴奋溢于言表。博客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概念,林永青做博客也是一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价值中国”的主题是“为中国经济而思考”,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吸引了1000多名作者,发表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等领域文章。“价值中国”的优势在于三点:首先,是专业化。林永青认为目前绝大多数博客网站都出奇的业余,发几则心情故事、或者贴几张美女图片,这是目前大家对博客的基本认识。他认为只有专业化才能有价值,才能有长远的成长空间。其次,是实名制。在实名制下作者会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任,诚信和权威度有保障。最后,是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上的股权开放制度。林永青说:“这有点疯狂。”

林永青认为,从工业发展的历史看,最早人们是在做手工个性化的产品,后来到以福特汽车生产线为标志的工业化的来临,人们开始制造批量的标准化的产品。而即大批量的,又个性化的方式只有在现在的网络数字时代才能够实现。他把这个产品意义上的概念转化到网站和作者的关系上来。作者(同时也是出版商)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如何把大家的利益统一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做呢?他想到了股权的方式。因为数字化的产品——发表的文章,其受欢迎的程度,是可以从网络上准确计算的,所以价值中国拿出一部分股份期权分给作者,并得到了大量作者良好的反馈。同时,这种方式可以以另外一种途径解决部分知识产权的问题。这是在经营方式上的创新和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一家。

提到“价值中国”的商业化,林永青并不着急。中国最著名的几家博客网站大多经营了五年以上时间,而“价值中国”刚刚满一周岁就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我们的速度会很快,这充分证明了网站独特的竞争能力,而且我们是唯一的!”林永青说。目前网站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发展更多的作者和读者。“我们是一个平台经营者,作者是内容提供者和出版者。有了诚信、股权的保证,商业化只是技术和时间的问题。价值是靠时间培养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会慢一些,这个我们有耐心,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们也不担心我们的模式会被模仿,因为目前我们已经有上千名作者,而且会越来越多,我们的资源是无法拷贝的。”林永青沉着冷静地分析,显然胸有成竹的架势。

 学则行

  林永青喜欢在读书中思考,办公室里堆满了书籍,尤其是哲学类和财经类经典,他说自己是一个“学习实践者”。早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书籍外,他基本上把所有流派的哲学都研究了一遍。他认为哲学和各个学科从认识论上看都是相通的,最大的好处是能让人从更深入的角度去看问题,对于商业理念也是如此。从哲学上讲,问题和机遇是相对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下,只有跟着不断创新变化,才能使企业的增长势头保持不变。

创融公司的会议室里,有一个书架,上面放着各种财经类、技术类书籍和杂志。林永青希望公司员工在闲暇时间多丰富知识,同时学以致用,也培养起来敏感的商业嗅觉和优异的执行能力,以适应公司日新月异的创新和发展。

 林永青如是说:
 
  1.
“危机”的意思,既是“危险”又是“机会”!

  2.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不到,恭喜你,答对了!

  3. 在现时代的中国,“机会主义成长”比管理更重要。

  4. 多数的事情不是钱或资源的问题,看你是否去尝试;你什么都不缺,除了借口。


  5.
重要的是学会经营时间,而不仅仅是经营资源。

  6. “大规模的个性化”只有在数字时代才能够完成。

  (2005年5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