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每一个国家都不能拒绝的浪潮!除非像朝鲜那样的国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应该做那些准备?应当采取什么措施让经济全球化更好为实现我们的经济目标而服务?

 


 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给他们自身创造了巨大利润,发展中国家潜力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和高质量的人才以及发达国家自身市场的饱和,这两方面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把剩余的大量资本投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全球的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全球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管理和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便利!

 


     但是最近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人士。发达国家以美国代表,或许许多人会感到奇怪,经济全球化不是由美国倡导的吗?是,大家认为的没错,但是由于美国在对外输出资本和大量进口国外制造品的时候同时也损害了从事美国制造业的美国工人的利益,大量国外价廉物美的制造品在美国市场的横行导致美国有些制造业公司经营的困难,一些在美国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公司纷纷倒闭,导致美国的失业率攀升,正是这个原因,美国劳联组织和人权组织等一些美国社会组织一直反对经济全球化,并坚决反对美国给中国以永久的最惠国待遇。大家知道克林顿当总统期间为了使国会通过给中国永久最惠国的议案,作了很大的努力,频繁的请国会资深议员喝早茶并说服他们投赞成票,并多次发表演说说服国内的一些社会组织支持美国行政当局的这一决策!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也使中国能够最终顺利加入WTO。

 


虽然10%-15%的失业率在美国政府那里是正常的,但是毕竟这样高的失业率也不是美国最终想要的,只是美国政府认为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可反过来说这样高的失业率发生在高福利的欧洲国家,则他们的政府是不能容忍的。这也是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所以西方文化这个提法是缺乏严密性的,其实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具有差异,虽然他们有很多同质性的方面!关于这方面的具体论述,大家可以参阅《国家管理学》。

 

发展中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为代表的观点,他们担心经济全球化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失去独立的地位,并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完全依赖发达国家,最终危害国家主权独立和安全!并斥责发达国家在进行资本输出的时候不公平的从发展中国家赚取了巨大的利润,并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关于贫富差距拉大的论点。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因为它确实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也使全世界的资源能够更加的合理的被利用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我想在这里不用具体论述了,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使这些国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技术的革新和完成技术的现代化,并给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利用国外资本来完成国内产业和企业的现代化改造,缓解这些国家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利于本国资源能够得到高效率的应用。同样也使本国的公司更好的利用国际资源参与世界竞争,有利于本国公司的不断强大,并发展成为属于自己的品牌公司和跨国公司.

 

像今天的海尔,联想一些为数很少的中国跨国公司,虽然他们还刚刚起步,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在越南有海尔的分公司,在欧美市场上,有海尔的电器产品,难道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吗?我们对海尔发展成为中国的通用应该充满着信心!因为海尔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但是如何我们克服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也是马来西亚总理所担心的。但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进行克服它呢?我们的回答是无论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需要我们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出有效的策略。当然这样的策略是相当复杂的,并带有相当高的技术性,本人正在不断的学习中!当然最基础的还是制度先行.法治做后盾.还有制定出一系列的关于应付经济全球化的法律和政府行政法规,在这一点上已经实现宪政的发达国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下,比如欧美的<反倾销法〉和其他在关税上采取的灵活的措施,还有其他在产品质量和标准上的限制。

 

虽然WTO的宗旨就是克服和取消成员国的非关税壁垒,最大限度的实现各成员国的自由贸易。但是很多国家还是在遵守这个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制定种种措施来保护自己国家企业的跟本利益,中国在取消非关税壁垒上还远远没有达到的WTO规则的要求,所以现在的中国还是过度的保护了自己的本民族的工业,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另外一些发达国家干脆不承认我们是纯粹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实他们这样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中国经济现在还处于转轨之间,特别我国的东北地区,计划经济的成分还是占多!现在中央政府开始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所以在遵循WTO游戏规则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贸易的时候,以便更好的实现本国的经济目标的同时,也要制定各种法律和采取种种行政措施克服自由贸易中对本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处理这个矛盾上,连发达国家不能完全的做好,以前的日本在非关税壁垒上的措施上用的比较充分,但是欧美基本上向日本敞开了自己的市场,使两者之间存在了不公平竞争,对此欧美的政府官员老是向WTO的官员抱怨日本贸易政策的苛刻.导致欧美和日本在自由贸易上的利益裂痕和矛盾越来越深,紧张在WTO内部打官司.现在日本也开始放开了,因为不然的话,他们会经常受到其他WTO成员国的起诉.

 

所以我想大家在抵制日货上进行的争论,其实就是涉及到上面我提到的这个矛盾,这个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即使经济发展到高度发达时,这个矛盾也依然存在,除非国家不存在!所以也不能简单的就说抵制日货就对我们国家有利或者把抵制日货和国家利益相挂钩,在对待任何一个国家的商品上,都要经过谨慎的经济学论证和技术应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们国家都是这样,这个矛盾只能得到缓解而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其实现阶段中国经济法和其他一些法律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法律的西方化,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这一点我们是不得不承认的.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影响下制定出的法律中的糟粕,取而代之完全是通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制定出的新经济法。但是中国具有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法律的地位和效应在中国一直出现位置倒末现象。这就是中国的弊政根本之所在,这也是权威政治体制所特有的弊端,权力过于集中,权力之间缺乏制衡和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以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我一直认为“三权分立”是现阶段和将来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是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至于有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我现在还不能做一个定论,但是我个人的观点好象是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有些东西是具有共性的,文化之间虽然具有差异,但是各国从民主政治的角度上都承认了“三权分立”在制约权力被滥用上的高效用!无论是亚洲的还是欧美的宪政国家的政治体制都体现了以上我列举出的法治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认为要彻底的处理好这个矛盾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法治国家,制度先行,我在这里是一直重点强调的!在制度已经很完善的法治国家都在处理这个矛盾上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更何况我们国家呢?当然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更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很多,但是实行好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多.市场经济在中国高效率的运行迫切需要法治和规则.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在处理这个矛盾上要做的工作要远远多于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发达国家。

[顾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