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名词翻译问题--黄钟


过去西方经济学的翻译有些是不合理,有些是容易导致误解。有些是不统一应该加以统一,标准化和合理化。
1. 旧译边际物质产品
应翻译为边际产品。
2. 旧译边际收益产品
应翻译为边际产品收益
3. 旧译无差异曲线
应翻译为等效用线
4. 旧译:收入弹性
应翻译为:需求收入弹性
5. 旧译:交叉弹性
应翻译为:需求交叉弹性
6. 旧译:等预算线
应翻译为:等支出线
7. 旧译:规模经济
应翻译为:规模经济效果
8. 旧翻译:规模不经济
应翻译为:规模经济负效果
9. 旧译:外部经济
应翻译为:外部经济效果
10. 旧翻译:外部不经济
应翻译为:外部经济负效果

如此改革后的微观经济学名词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统一性。如:
新翻译名词:                   旧翻译名词: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边际产品                        边际物质产品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收益                    边际收益产品
等收益线                        等收益线
等支出线                        等预算线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
等效用曲线                      无差异曲线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线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交叉弹性
派生需求价格弹性                派生需求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
规模经济效果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负效果                  规模不经济
外部经济效果                    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负效果                  外部不经济
  几点说明:
一. 如旧译“边际收益产品”是原文直译,译名看起来象是产品,而实际上是收益。不符合中文习惯。改成“边际产品收益”就很容易理解。
二. 如旧译“无差异曲线”看起来是曲线上不同的点有个相同的东西,但未说清楚是什么东西无差异。改成“等效用曲线”就比较直观,并且也与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等译名较一致。
三. 旧译“收入弹性”就看不清是收入与什么量的弹性。改为需求收入弹性就清楚的知道是需求量与收入之间的弹性。
其他就不一一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