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颁布相关规定,手机生产改为“核准制”
一直困扰国内手机厂商的“牌照准入制”,终于在2月19日划上句号———当天,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该《规定》称,基于GSM、CDMA、CDMA2000、WCDMA、TD-SCDMA等2G和3G的移动终端生产,生产厂商建立研发中心,申报单位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即可提交申请报告核准生产。
“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国内企业将可以更自由地根据自身意愿投入手机生产,3G手机从一开始便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阶段。”有关专家评价说。
把“投机者”挡在门外
“建立核准制,并且严格规定注册资本和要求建立研发中心,是为了把那些想捞一笔就走的投机者挡在门外。”早在《规定》出台之前,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的有关负责人就不断地强调。
据悉,申请移动通信终端投资项目的申报单位,被要求具有完善的开发平台和研究环境,具备完整的整机、单元电路硬件设计能力,基于芯片组和协议栈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结构外观设计能力。
《规定》指出的具体申报形式,是手机厂商向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发改委提交一式5份的申请报告,经省级发改委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则可直接向国家发改委提交。
据了解,《规定》发布后,奥克斯、深圳金立、创维、华为以及长虹等公司在内的十多家厂商已在第一时间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手机生产申请。而据国家发改委初步估计,拟新上手机生产项目的企业超过40家,若加上现有产能,国内手机产能将超过5亿部,约为全球需求量的80%以上。
2G“核准”会否成鸡肋?
“对于2G手机生产来说,其出台意义已经不是很大。”有关专家在研究了《规定》的细则后指出,从注册资金的额度来看,进入门槛并不是很高,很多生产公司已经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了手机市场,即使是没有拿到手机生产牌照的,也早已进行贴牌生产。
而一些咨询公司认为,《规定》出台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束缚手机生产的枷锁终于打开了”。在他们看来,《规定》的出台不一定能够导致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因为投入该领域需要更加理智的态度。
这似乎与国家发改委的意愿相当统一。据悉,就在《规定》出台的前一天,发改委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题为《手机生产快速发展投资风险不容忽视》的警示性报告。报告中指出,1999-2002年国内手机销售利税率分别为12%、9%、8%和6%。2004年国内手机产能达到3亿部以上(产量为2.4亿部),降价竞争激烈,相当一部分手机生产企业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的边缘。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有正常的因素,但更有投资增长过快、产能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国内一些手机生产企业研发和售后维修服务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因素。
对此,该报告指出,从国际供求关系分析,市场无法接受这样巨大的产能规模(预计实际开工率仅能保持在50%左右),这将造成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度竞争,增大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风险。
而去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从前年的超过50%锐减至40%左右,无疑为国家发改委的警示做了最好的注脚。
积累经验决战3G高地
“在2G时代积累经验,在3G时代再一决高下。”不少企业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随着国家3G网络部署的逐步推进,他们认为:“核准制”出台让本来在“门外徘徊”的企业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决心。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至少要一两年的时间,趁这机会,先历练历练也好。
据易观国际预测,2008年我国手机终端销售量将从2005年的8300万部增长至1.23亿部,其中3G手机所占的比重将逐年增加。而诺基亚副总裁Wylie也在前不久的3GSM大会上表示,到2005年年底将有100个3G网开通,3G用户将会飙升,至年底,用户将达到7000万,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600万。
“无疑,这将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国内企业的机会还很多。”业内人士如是说。
一直困扰国内手机厂商的“牌照准入制”,终于在2月19日划上句号———当天,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该《规定》称,基于GSM、CDMA、CDMA2000、WCDMA、TD-SCDMA等2G和3G的移动终端生产,生产厂商建立研发中心,申报单位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即可提交申请报告核准生产。
“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国内企业将可以更自由地根据自身意愿投入手机生产,3G手机从一开始便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阶段。”有关专家评价说。
把“投机者”挡在门外
“建立核准制,并且严格规定注册资本和要求建立研发中心,是为了把那些想捞一笔就走的投机者挡在门外。”早在《规定》出台之前,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的有关负责人就不断地强调。
据悉,申请移动通信终端投资项目的申报单位,被要求具有完善的开发平台和研究环境,具备完整的整机、单元电路硬件设计能力,基于芯片组和协议栈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结构外观设计能力。
《规定》指出的具体申报形式,是手机厂商向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发改委提交一式5份的申请报告,经省级发改委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则可直接向国家发改委提交。
据了解,《规定》发布后,奥克斯、深圳金立、创维、华为以及长虹等公司在内的十多家厂商已在第一时间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手机生产申请。而据国家发改委初步估计,拟新上手机生产项目的企业超过40家,若加上现有产能,国内手机产能将超过5亿部,约为全球需求量的80%以上。
2G“核准”会否成鸡肋?
“对于2G手机生产来说,其出台意义已经不是很大。”有关专家在研究了《规定》的细则后指出,从注册资金的额度来看,进入门槛并不是很高,很多生产公司已经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了手机市场,即使是没有拿到手机生产牌照的,也早已进行贴牌生产。
而一些咨询公司认为,《规定》出台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束缚手机生产的枷锁终于打开了”。在他们看来,《规定》的出台不一定能够导致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因为投入该领域需要更加理智的态度。
这似乎与国家发改委的意愿相当统一。据悉,就在《规定》出台的前一天,发改委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题为《手机生产快速发展投资风险不容忽视》的警示性报告。报告中指出,1999-2002年国内手机销售利税率分别为12%、9%、8%和6%。2004年国内手机产能达到3亿部以上(产量为2.4亿部),降价竞争激烈,相当一部分手机生产企业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的边缘。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有正常的因素,但更有投资增长过快、产能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国内一些手机生产企业研发和售后维修服务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因素。
对此,该报告指出,从国际供求关系分析,市场无法接受这样巨大的产能规模(预计实际开工率仅能保持在50%左右),这将造成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度竞争,增大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风险。
而去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从前年的超过50%锐减至40%左右,无疑为国家发改委的警示做了最好的注脚。
积累经验决战3G高地
“在2G时代积累经验,在3G时代再一决高下。”不少企业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随着国家3G网络部署的逐步推进,他们认为:“核准制”出台让本来在“门外徘徊”的企业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决心。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至少要一两年的时间,趁这机会,先历练历练也好。
据易观国际预测,2008年我国手机终端销售量将从2005年的8300万部增长至1.23亿部,其中3G手机所占的比重将逐年增加。而诺基亚副总裁Wylie也在前不久的3GSM大会上表示,到2005年年底将有100个3G网开通,3G用户将会飙升,至年底,用户将达到7000万,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600万。
“无疑,这将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国内企业的机会还很多。”业内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