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化?还是平均?



  记得一个傍晚,和朋友一起走在深南大道上。看到两旁的万家灯火,朋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里没有一扇窗户属于自己的啊。

  很多人都向往繁华的都市,但发达国家的富人们都住的离市中心远远的。对繁华的向外中,往往包含着一个或明或潜的条件在其中,那就是自己能够分享这份繁华。假如明明白白地知道这份繁华是属于别人的,与自己毫无关系,还会向往它吗?那种一掷千金的酒店、那种歌舞升平的夜总会、那种纸醉金迷的奢侈、那些灯红酒绿的放荡和一介平民有什么关系?所以,街上东张西望、一脸兴奋者多是刚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打工仔,而那些一个月都没有一天休息时间、每天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打工一族,看到这些过去自己也曾经兴奋过的繁华,更多的是满脸的疲惫和呆滞的目光。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是实现自由经济体制,那些能够享受繁华的人都是有能力一掷千金的富人,繁华是属于他们的,而不是属于大众的。那些在高高的大厦上辛苦劳作的人,关心的是到了年底自己能否拿到自己那一份血汗钱,是能不能回到家里和自己犹如被遗弃一般独自在家读数的孩子过一个春节。大楼的高度和装修的豪华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大楼越高耸入云,就离他们的生活越是遥远。

  许多人看到繁华,却忘却了繁华的归属,忘记了繁华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的差异,把个体的人混同为整体的人。自由经济的结局就是财富向少数人的集聚,就是大多数人成为穷人,因为人群的能力结构就是如此,能力超强的人是少数。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的“二八定律”决定了一个自由社会越是繁华,多数人就越是远离繁华。

  许多人会认为,市场经济毕竟给予每一个人一个均等富贵的机会。但是,这种理论无异于将人类的发展欲望视同于一种赌徒心态。不错,赌场的确给每一个赌徒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暴富机遇,给了每一个赌徒一个发财的梦想。但是现实是在整个大赌场中,梦想成真的人是极个别的幸运儿。一个暴富者从赌场走出来,就有千百个穷光蛋跟在他的后边走出来。

  或许生活就是赌博?不记得哪位大师说过:每一个成功的资本家后边都有千百个不成功的资本家倒下去。

  唯物的哲学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中国的民谚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社会秩序失衡的社会。所以,不对贫富分化加以限制,最终的状况就是富人们社会在一个时时刻刻为自己的财富安全忧心忡忡的环境当中。为了财产安全,富人不得不向政治领域渗透,用金钱政权雇佣一部分穷人对方另一部分穷人,以此确保自己财富的平安。

  极力鼓吹中国西化的人,显然对于自己未来的繁华当中分一大杯羹充满了信心。但是如果是因为自己可以在繁华中得到利益而为之鼓吹,那么这种鼓吹就和经济学没有一点关系了,纯粹一个政治投机行为。如果鼓吹者自己无法从中获得利益,就无法解释其行为动机了,就无法理解他为何要为和自己的无缘的繁华而鼓吹了。财富的分配注定是少数人掌握多数财富,鼓吹者何以相信自己就是这个少数人群中的一份子?

  认为自己鼓吹的西方带来的繁华属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会带来全社会的普遍富足和繁华,纯粹是自欺欺人,自由的经济带来普遍的富裕只是痴人说梦。西方经济学为厂商服务,为少数富人服务而制造舆论的功能是明摆的着,为厂商的利润之忧而忧,为厂商的收益之乐而乐的军师角色是勿庸置疑的,因此,西经永远不会带来大众利益意义上的结果。

  因此,不同的经济学派,其差异不在于如何看待经济的具体运作方法上,而在于其对待分配的态度上面,也就是说是赞成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还是赞成财富平均分配的问题。这也是学习经济学的人都要面对的政治选择。有人指责计划经济的理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如果果真如此,那么这种指责无关紧要,是方法问题而非方向问题。假如有人要求人们放弃共同富裕和平共处的梦想,则首先要论证共同富足是乌托邦式的梦想,之后的任务也不是推广西经或者建立一个什么经济学理论,而是劝说人们放弃和平共处的幻想,义无反顾地走进博取荣华富贵的社会大赌场中去。

  这就是说,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思想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梦想有着时刻的不和谐,是不相兼容的。如果想在这两者之间搞妥协,则需论证财富在自由经济制度下不会出现两极分化,或者存在一条先集中再平均的途径。

  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或许和平共处仅仅就是一个空想。如果人类发展的前景依然是动物界的状态的话,经济学有什么用?反对共同富裕不过是让人类放弃多数原则而已,但是放弃了多数原则之后,建立一个导致多数人贫穷的社会制度或者说用一个制度来保障小部分人有秩序地富足和直接用天然特权去掠夺有何差异?如果一个“制度”,一个“秩序”无助于多数人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制度可能是多数人赞同的吗?或者说,多数人会赞同一个让少数人富足的社会制度吗?一个得不到多数赞同的制度具有合理性吗?心理学无法解释多数人都赞同让少数人富裕起来这种现象,惟一的解释就是:这是一个由赌徒组成的社会。因为只有赌徒才会具有这种心态:明明知道进入赌场变成穷人的几率远远超过变成富翁的几率,但是依然希望有一个良好的赌博规则和一个完善的制度保障可以在暴富之后可以安全地带在自己的所得。

  问题是,社会大赌场的幸运儿又可以将自己的所得带到哪里去呢?哪里是安享繁华的地方?

  自然秩序和人类梦想是矛盾的。人类是自然的异化,是从自然的优胜劣汰规律中演化出来的一个与自然有对立精神的物种。得意于自然,转而反自然。但是,如果不反自然规律,人类就保持其动物本性,也就不成其为人了。上帝创造了自然,也创造了力图改造自然的人类。当人和自然发生矛盾时,上帝是拯救人类还是袒护自然法则?相信上帝的人都认为上帝会因为人的“人性”而最终被上帝所保佑,只看到人和自然和谐的一面,却忽略了“人性”与“自然本性”所具有的矛盾。这样一来,就要求社会科学当然包括经济学在内,要首先确认自己的目标:在人类和自然的矛盾面前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