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7日,远在澳洲的小凯因肺癌而离开了我们。那一年正值我们在饶有兴趣的研究经济学的一些问题,于是就这样接触到了小凯的“超边际分析”。随着学习的日渐深入,我亦被其绮丽的思想、多舛的命运和高尚的人格所吸引。在此之前,我是很少关注哲学以外的事情的,也是这一年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坚定了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记得在那年的期末论文中我写道:通过对“经济哲学”的学习,使我看到了一个同哲学世界一样精彩丰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不论是经济学还是哲学都在对我们每日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行着关注和解释,无论我们手中的工具之间有何差别,我们的目的都是属人的,都是希望得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支点,从而减少在个人乃至群体生命展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亦是通过对“经济哲学”的学习,使我接触到了杨小凯先生这样一个让人钦佩和敬仰的思想家以及他那些闪光的思想,使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曾经个人眼界狭小竟至难以启齿之地步而不自知,因此,我觉得小凯先生的思想成就固然值得我辈去学习和钦佩,但他于治学中的精神则更是我辈需要认真体会和学习的。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是不乏拥有伟大思想的伟大人物的,只不过多数的时候是因我们眼界的狭小而未能识见,无论是哪一门学问,可能在常识、日用的层面上会有些人为的高低、优劣之分(比如,经济学和哲学相比较而言,人们就会觉得前者会来得更实际些,效果也更显著,于是在人们日常的想法和谈论间就会不自觉的认为经济学是比哲学更好的学科。这一点这中国各级大学的招生中就会看到明显的不同,经济学至今还很热门,而哲学始终都不是一个让人们痴心追逐的学科),但是在思想上它们都是同等高贵的,因为人的思想本身就是高贵的,它们都是人的思想的产物,显示着不同时期人类精神发展的高度。尊重别人的同时即是对人本身的思想的尊重,更是对我们日用中的生活本身的尊重――只要我们热爱生活,体会到在充满阳光的世界中自由的做着想做的事是多么的难得。
既然如此,同是对思想的代言,我想,小凯能做到的我亦能做到!对于思想的把握亦即是对自我的把握,只要我们始终是纯粹的、热爱生活的、喜欢在阳光下漫步的!我相信,我能!我亦相信,我的朋友们也可以!!加油,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