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每期都有一些话题性的东西,一些热点的话题进行探讨,我们在星期三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一个预告,今天下午进行PK。我们今天的PK有正反两方,我们希望这个话题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没有做出来。但是我们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可以拿出来做一下,特别是在目前的环境下面。我们这期从之前的话题一直到今天的PK酝酿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采访和连线,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探讨对我们的观点辩明一下,到底是弊还是利。
【主持人】:我们今天就开始这个话题,我们这期的话题是我们焦点PK的第一期,我们这个栏目已经在北京做了第八期,因为在北京的话,相对来说就找了一些专家比较容易,我们广州很久就有这种想法,但是没有合适的话题,我们今天这个话题就比较合适,广州是否重建这个经济适用房。最早是在信息时报里面报道,广州可能会出现经济适用房,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没有官方的人站出来说是建还是不建。因为前几年广州的房地产相对比较稳,提出这样的话题还是有一种的由来,去年的房地产提升了18%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是有一定的来由。我们今天就是PK,我们首先是正反两方,各有五到十分阐述自己的想法,探讨之后我们再来找各自的一些观点,讲出一些观点性的东西。我们首先请正方的韩世同先生讲讲你的观点。
【韩世同】:我一直对这个经济适用房的观点非常的关注,我在02年的都写过这类的文章。当年也曾经提过,面对新经济十分关注。我也写过这样的文章。这个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其实广州在类似的做法上面是由来以久的,最早是解困房,后来是安居房。当年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到后来出了经济适用房这个名字出来以后,才把解困房和安居房说出来。我98年的时候听房管局的同志介绍过一些经济适用房,他们的起源主要是根据香港的居屋政策,他们像政府提出及这是西方解决中低收入比较有效的良好途径,尤其新加坡、香港、甚至包括欧美一些都是这样。我们国家也是需要考虑这些做法,所以他们回去以后制定这样的政策并推广,我们广州之前就有解困房和安居房,所以就觉得我们已经先行了。其实我们还没有行。这个话题我觉得非常的有意义,但是具体广州的实际应该怎么做,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需要考量。像香港金融风暴以后,8.5万居屋的计划其实是可以导致恒价,不可以压抑的。这个我们来看的话,如果我们是无限制的去开发这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政府在这方面是很浪费的。当然是在适量、科学的、严加管理的情况下是可以实行的。我们对开发所谓的解困房和安居房是有一定的弊端的,在选址上、管理、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认真解读一下经济适用房制度是非常优惠的,在税收方面的见面和土地出让金的减免。政府如果运用的话,不仅可能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也可以提高政府的威望和公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经济适用房是有必要去做,当然这个做法其实有很多是需要研究和考察,需要结合我们广州的实际真正把这个工作做起来,因为我觉得要是广州的政府在没有做这个工作之前就否决这样的政策,就使广州中低收入者没有享受到国家制定政策的权利,这种权利被剥夺了。我在两个月之前也写了一篇文章,在房协和你们的网站上都有转载过,最主要是要有效的管理下实行。
【苏丽冰】:第一次参加搜狐的活动,我事先也做了一些准备,首先感谢搜狐焦点房地产网有这样一个平台,给大众一个平台进行交流、沟通。这种方式是很健康的,今天虽然这个命题叫做PK,但实际上对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是纯陈述自己一点意见,也是抛砖引玉,仅供参考。刚才已经介绍了一些经济适用房的背景。今年的宏观调控下,广州的房价一直是不降反而升。这引起业界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适用房又被重新提到议程上面来。下面我谈谈个人的观点,我个人觉得对于广州房地产研究来看,我个人是反对重建经济适用房。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其实广州的房地产市场起步时间比较早,从79年到现在已经有26年的时间,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从95年开始,也就是说从十年开始,个人的购房比例是90%,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的需求已经被广大市民所接受的一个做法,而且相对来讲,这样培育起来的市场在全国或者在社会上公认也是比较理性和成熟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其实从广州98年开始,每年的销售额是400亿,而且到04年这个数字也没有很大的起落,差不多就是维持这样300、400亿的需求。这样的供求大致是平衡。
第二从居住现状来看,我们也接受一些权威机构的调查资料,其实到目前其实现在为止,85%到90%是为了住房的,投机的比例不大。我们在先进的情况下,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比较理性和成熟
第三从全国经济适用房不是从今天才提出来的,从历史上来看,全国各地也兴建经济适用房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出现,我们可以从这些问题看出经济适用房的优势劣势在哪里。我觉得经济适用房的比例对市场会有冲击。比如广西南宁的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是7:3这样对市场的冲击就比较大了。在这两年的经济适用房推出以后,也出现有人搭账篷,连夜排队购房的现象,是否通过排队购房就可以解决这些住房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现在北京有近两千万人口来算的话,这个经济适用房也是杯水车薪。
在供应的对象方面,操作上面比较模糊,而且也有一些实操比较差的方面,比如在界定收入这方面。广州之前是年收入少于一万五千,住房是多少?这样来界定你的经济适用房,但是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公正公平的方法来界定加入收入,我觉得仅仅是靠单位的证明来界定这个收入的话,并不能体现经济适用房解决社会公平的意义。
第四我觉得经济适用房在建设标准和价格水平方面,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杭州有一个业主起诉杭州市建委,他说政府没有一个管理监督的职责,因为他那个小区是经济适用房。这就说明政府并没有真正做到符合人居给到市民。最建设开发水平来看,如果是现在,我们重建经济适用房,如果只是依靠政府的资源,建立一些专门的机构或者借助开发商现有的力量,来通过土地出让金的减免和税收的调节来操作这个经济适用房,其实这种机构或者他的操办能力是不是有现有的广州市场上现有的开发商实力强?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你在施工建设方面、物业管理等等方面,你是否能够跟市场有抗衡的能力,是否能够真正给市民一个居住的好房间,这是我不赞成重建经济适用房的几点观点。
【主持人】:刚才两位都讲了各自的观点,那接下来韩世同先生你有什么观点?
【韩世同】:刚才苏丽冰小姐讲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但是我的定义是在广州。我们广州实际上是没有开始操作过经济适用房,广州以前的类似的操作方法有那个时代的意义,但是到今天就没有这个意义了,拿那个结果来否定我们未操作的东西,我觉得不太适当。我们倒过头可以看看香港和新加坡,他们在这些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我们国内的实际来加以本地化和本土化去运作它,我觉得完全有这个机会和可能,但是没有经过尝试,我也不敢肯定是行还是不行,但是我们应该去试试,但是完全没有去做就否定它,我就觉得没有给广州人民一个权利。
第二个供求关系,买得起房供求是很平衡,但是有一部分人买不起房,没有办法调节生活住房的人。我在文章了大致的估计的,中低收入者在广州有80%,80%的人只有50%的人去购房,还有50%的人没有能力去购房。我看到报纸上有一些调查,也证明这个比例判断是正确的,甚至他们讲其中有20%是急需去解决的,他们住在一些危房当中,你到一些市区当中一些窄巷,看到这些我觉得很痛心,还有那么多人居住在这么差的生活环境当中。我呼吁是帮助这些没有能力购买的人,但是有能力的这些人是属于有钱人。当然我们不排除在这个经济适用房跟商品房这个中间地段这部分可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他没有享受到经济适用房的优惠又没有钱去购买商品房。所以我说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多种的渠道并存,我并不是想用经济适用房去打压商品房,只是他们可以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商品房是解决中高的收入者的,经济适用房是解决中低收入者。廉租房是解决一些甚至中低收入者都不算的人,这些大家都可以得到照顾,还有一个二手房,我们可以更加丰富化多样化。但是刚才所讲的经济适用房所出现的弊端问题,在其他地方出现了,但是广州我相信他是有能力去操作。
【主持人】:广州经济适用房也出现一些问题,好象棠德花园大家都听说过,严格来说是安居房。
【韩世同】:我觉得我们做得不好,并不等于是这件事情不好,只是我们在做的时候没有做到位。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引入开发商来建,像万科如果他愿意来帮忙的话,王石一定是会愿意来建设的。像中海啊,像有一些社会责任的是他完全愿意去做的。像香港他们的房协是完全有能力去做,他们用立法的,如果你做不到就是违法的行为了。你在当中有徇私舞弊的话,我们这里还有法律啊。我们现在就是想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
【主持人】:刚才韩世同先生就是想经济适用房解决一些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我认识一些人也是购房比较难的,我们广州还有一大比例是外来人口。第二观点就是操作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操作的原因而否定这个事情,我们应该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以前的安居房都是一些政府来建设,我们现在应该由开发商来参与。苏丽冰小姐你来讲一下?
【苏丽冰】:我对韩世同先生的看法也有共识。社会应该共同发展,这个观点是我赞同,特别是政府在这方面政府如何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勿庸置疑的答案,我们现在实际上就是是不是经济适用房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应该把这两块混淆,这样可能会好一点。感觉韩总谈了几点我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点广州提到的安居房或者是解困房,像大塘赤岗那边的。为什么会提到全国一经济范围的经济适用房,在广州02年我们就已经停止建经济适用房。从全国来看,我们可以对广州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前瞻性的准备。我们广州的中低收入者大概是30—40%,这个我相信对政府来讲压力是非常的大。特别是按照之前广州经济适用房的比例也是占现有的整个居住面积的5%,如果这个单靠政府来做的话,就任道而重远。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住房自有率有多少呢?我们都可以看到的,剩下的一些住房问题如何解决,都是通过一些二手房来和其他的一些方式来解决的。我们从02年停止经济适用房以后改变为货币分房。这个机制采用以来,通过一些廉租房方式,也是一条思路,至于现有的城市一些老街区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进,觉得上海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一下。上海的石库门,对上海人来讲是非常熟悉。他在里面有两三层住房,没有卫生间、厨房。去年上海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石库门增加一些阳台、做了个人的卫生间,加上周围小区的环境,也给一些园林的建设。这样改造以后,石库门原来是每个人早上都去倒大便桶,现在已经改变了。我们广州河南河北这些现象也有,但是我相信广州市政府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主持人】:刚才苏小姐讲了全国的情况,如果在广州按照5%来计算的话,政府压力会很大,韩总你有什么看法?
【韩世同】:经济适用房只是解决一部分的住房,面对这么大的数量,也是一个任道而重远的。刚才讲到上海的情况,我之前也赞同借鉴上海的做法。我们现在看到解放路有一个试点,那个政府的压力很大,他不仅要疏散,而且还要重建。我们现在是选择一个怎么样的方案。政府如果是少花钱,多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了。那个地价并没有收钱,但是这个土地过几年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在这个问题上,市领导有一些考量,但是这个考量的具体情况怎么样,我希望大家结合一下。因为你在这个情况下,你同样拿不到土地出让金,但是如果做得好的话,我们不但可以解决很多的住房问题,而且市区不太适合有钱人去住。在国外都是一些没有钱的人在市区住,我们现在是倒过来了,把一些没有钱的人往城外调。我们现在又不能大量在市区开发,他不是因为没有地,只是他不开发。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给他找一个出路呢?不可能全部都建写字楼,也不可能全部都建花园,这样就不是一个和谐的共存形态。
【主持人】:刚才苏总讲到用货币的形式。
【韩世同】:这个做法我也赞同,这个方式我绝对不抗拒,但是这个能否解决问题吗?如果单靠二手房、廉租房是不能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我指的这一部分是很大的一个层面。
【主持人】:苏总你看看有什么看法?
【苏丽冰】:听听专家的看法吧。
【主持人】:好的,我现在连线一下专家的看法。
【董教授】:您好!
【主持人】:你好,我是搜狐焦点房地产网的编辑熊辉,我们做了一个经济适用房的讨论,请你讲述一下你的观点好吗?
【董教授】:我觉得现在应该是搞一些货币的形式而不要搞一些实物的东西,尽管说现实当中有一些不好的东西,我们可以改善他们。但是如果不解决一些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还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货币补助的话,给他们去市场买房子,比你给开发商供应量要好一些。如果我们都市区建一些经济适用房,这样对小孩上学、老人照顾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如果给一些货币补助的话,让他们自己自由去购房。另外我们在经济适用房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保护一些中低收入者的隐私,到最后如果这一块都是中低收入者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一些自卑的心理。大人抬不起头、小孩觉得没有面子,别人会觉得住在那个地方的人是穷人。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如果我们给货币补助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如果是出现经济适用房,就会出现两大情况,一个是大批的商品房,一个大批的经济适用房。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价格信号,而价格信号就会扭曲的。这样的话,政府的工作会越来越多。这里头有一些东西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去完成它,把钱给老百姓给中低收入者,他们可以通过市场来购买房子,这样就不可能损害市场。再有一个我觉得分散居住对改善社会治安有好处。中低收入者住在一起,特别是一些下岗职工住在一起,对这个社会安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我们过去都讨论如果低收入者家庭住在一起,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排除一些犯罪行为的产生。我这样说,可能大家会有一个问题,这个钱怎么来?这个钱很好办,这个期间,不是由建设部门来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应该是由整个政府来做这件事情。政府将土地卖出去以后,将钱补助给这些低收入者。我们能够保证在今后拍卖土地的钱能够稳定来补助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韩世同】:这样不是更加容易腐败吗?
【董教授】:这个不能这样讲。我们仍然有这个腐败,但是他比这个实物腐败会少很多。比如政府拍卖土地的时候,这个过程怎么来做呢?开发商去找低收入者的时候,他找得是否公平,这时候政府也需要干预。
【韩世同】:这个就是在不完善和不完整的机制情况下进行的。
【主持人】:好的,请苏总来讲一下,我觉得刚才董教授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苏丽冰】:我比较赞同董教授几个观点。第一个住房补助行动一定要继续下去。我刚才也提到一些住房私有率的问题,我做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生活日用品我们有很多种,好象数码相机,有一些人用傻瓜机,有一些人用上千万的数码相机。我同意这个观点,尊重中高低收入者对生活的需求。尤其我赞同他所说的不将低价拴在一起,这样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这样的反差一定形成以后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无论从建筑价值和区域定位来讲,界定在一个定价社区我们也要考虑一下,这样是否适当。最后一点,关于我们解决的途径,解决这个住房保障体系还有一些什么途径呢?我个人认为其实还是可以,特别是像广州的二手市场发展比较好,11月也是高达百分之几十,从二手房的售价来看,二手房也是刚刚突破3000块钱。我觉得这个二手房作为分档次来看的话,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我是这样来看的。
【主持人】:刚才苏总讲了把这些低收入者放在一起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另外一个二手房的比例是1:1了。还有刚才董教授所说的,货币补助您赞同吗?
【韩世同】:刚才董先生所说的是在一个并不完善的机制下做的原判。像董先生这样他的眼光应该更加放远大一些。像香港新加坡他们这些国家,他们都有二手房,为什么他们还要这样做呢?人家一路走过来,他的商品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们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现在要多一种品种,但是其他的品种要消灭这个品种,这中间就少了一环。二手房是解决一些中收入者,但是还有一批是没有能力购买二手房的人。你说的补助,你应该怎么做呢?你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你精细到他多少钱?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给多少钱?标准又是什么?我感觉难度会比经济适用房更难。经济适用房多还是少,我的制度有就可以了。另外还讲到中低收入者住在一起的话,其实这个就是现实。你给他钱,中低人只能到中低人的楼盘去居住,有钱人到有钱人的楼盘去居住。这个中低收入者,你给他一点钱,他能买得起豪宅吗?他也只能是去一些中低收入者楼盘去居住啊。这个东西就有很多的问题,我现在强调是经济适用房,我们并不排除其他的做法,我们只是增加一个,多一个选择,多一个品种。好象一些连二手房也买不起的人,又享受不到廉租房补贴的人。政府并没有交给开发商,这只是个委托而已,他可以去监督的,如果不监督的话,就是拿国家的公款去浪费了。我们广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我们只是一些解困房和安居房,没有什么优惠的。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些真正的经济适用房,适合于广州人民的经济适用房。
【主持人】:好的,我们来听一下另外专家的说法。您好,我是搜狐焦点访谈的熊辉,我们想听听您的观点,对于经济适用房的观点。
【嘉宾】:这样的,因为本身广州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我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来讲。我个人认为觉得应该是建经济适用房。大家关注点是放在之前建立的经济适用房在操作上面有很多的腐败,还有一些弱力群体,这样是否会造成一些社会的问题。我觉得建设经济适用房是从一个宏观方面来看。我们今年看到房地产的调控,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些调控。我们现在看到什么情况呢?房价一直往上走,但是政府部门给我们的说法是稳步上升,关于政府监控等等,都有一些这样的声音。实际上是出现什么问题呢?政府想调控这样的市场,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东北出现水问题,有人会说会不会出现天价的水。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出现,他从其他的地方调水过来,这样说明什么呢?因为政府手中有资源。如果没有这个资源的话,政府出政策来看不准高价出售啊,这样可能会出现超市里面没有水,但是黑市就有很多的水。在深圳政府出了很多的政策,政策是比较严厉,但是现在的房价涨的非常的厉害,因为现在的开发商出现一种惜售。以前的一些预售情况现在很少看到了。政府现在的调控可以,不能卖高价,又不能跟政府作对,那我能不能不卖呢?这样的话,实际上开发商的做法,我们实一两个开发商,这样一个群体来讲,很多人买不到房子,政府下了很多的文件,但是没有落实。如果政府有这些经济适用房的话,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同时这个房子经过拍卖的话,深圳很多的房子是经过公开拍卖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皮很贵的。深圳可能跟广州不同,深圳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经济适用房,只是一些微利房,但需要深圳的户口,在单位工作的。当年有媒体报道,有一些领取这些微利房的时候,都是开着小车的人,并不是需要解决住房的人。因为深圳是一个移民的城市,这些外来人口主要都是居住在城中村,我们现在要面临这些人,他们去购房,但是又购不起来。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些廉租房,我个人认为,为什么需要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首先第一个,政府手中有筹码才有调控的能力。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关心的,会不会出现一些政府腐败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透明度的提高,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主持人】:我觉得他讲的一点从调控来讲,也就是产品的多元化。
【韩世同】:他所讲的是政府
【主持人】:实际上就是多元化的筹码。
【韩世同】:尤其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少了筹码。好象利率的调整不是地方面,而是在中央政府。刚才我举到香港的例子,他可以将这个房子拿下来,但是最后没有实施所以香港的市民就有一些怨声载道了。
【主持人】:苏总谈谈你的观点?
【苏丽冰】:刚才也听了几个意见,刚才提到经济适用房是一些连二手房也买不起的人。但是我觉得这上面有一个判断上面的问题。据我所知,整个建设周期费用的话,就算经济适用房这些建设下来的话,绝对不会比我们建那个大塘小区还要便宜,无论你是怎么优惠。从95年的解困房已经3000/平方米了,这比我们平均的售价还要贵。
【韩世同】:但是他可以免免税的。
【苏丽冰】:我还要说,这一块资金去哪里了?这个支出是通过补贴实物还是通过一些更加合理的方式,就算你以前没有免地价,我们现在免地价了,这一块不是给开发商,还是政府拿到了。
【韩世同】:这一块的钱,政府并没有从中拿出钱,你不做它嘛,你哪里有土地收入呢?你现在做的话,我不做这个土地收入,你老是说政府要拿一块钱补上去。但是我现在讲这个地价政府并没有拿到。
【苏丽冰】:可能韩总并没有理解到这一点。
【韩世同】:这一块并没有发生。
【苏丽冰】:这一块并不是没有发生,而是政府将这一块的钱给了中低收入者了。
【韩世同】:在这一块上面,我只是给它去开发,政府不需要拿钱,就可以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探讨,完全低价了没有,开发商的利润只有3%左右。还有一个拆迁的问题,如果我给实物的话,我又不用出钱了,这样子的话,就可以达到旧城改造的目的。这个我还没有仔细去核算它,只是有这样的想法。政府原先并没有打算做这种开发用途的,他只是做一个花园而已,他没有土地出让金。如果他现在拿出一部分考量的话,我给出一部分的政策,这部分免税了,这个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韩总刚才说了,他并不需要这个土地出让金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苏丽冰】:政府可能会想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在土地这一块,一个是未必有这么大的现有量。从存量市场来看,政府对现有的城市发展也有一个规划。
韩世同:这里我可以插一句话,前一段时间,政府要拿出一块地要建街心公园,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的地来做经济适用房,这样就可以解决住房问题了,还有一些旧房子呢?这样的话,我们有很多的土地嘛。如果我们的建筑密度跟香港一样的话,我们可以将香港的人都迁过来住了。我们现在好象就是想将整个城市做成一个花园,我们现在不是没有地,只是没有去做而已。在拆迁的过程当中,开发商需要出20%的拆迁费,这样的问题上,政府是否可以出台一些政策,然后房价在3000—4000左右的话,很多人都是很愿意去购买的。
【苏丽冰】:我觉得韩总谈的很好,需要政府去努力。但是这样再聊下去的话,这就是纸上谈兵了。其实我刚才说到那个土地供应量的问题,这就超出我们谈的范围了,比较宏观政府资源配制方面的问题了。
【主持人】:刚才那位嘉宾的看法经济适用房可以提到一个宏观调控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呢?
【苏丽冰】:宏观调控这一年国家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政策,来推动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赞同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宏观调控,包括政府的相对有利的资源配制来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廉租房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刚才韩总多次谈到香港新加坡这些比较成功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其实他们也是靠廉租房和二手房来进行调节,这也是我们以后要进一步深化和探讨的问题,我也愿意以后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做进一步深入的讨论。
【主持人】:我们最后还有两分钟,大家来总结一下。从正反开始吧。
【韩世同】:因为我觉得这样探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从多层面来探讨问题,我这里前面所讲的有很多,我还想说一下,我们其实现在广州的住房发展方向在很多决策层上面并不是很科学或者很民主化。比如说住房郊区化,好象南拓在很多基础设施方面并没有跟得上。我们收回来看的话,这个经济适用房在广州还没有出现过,我希望这个政策能够落地而且能够生根,希望给广州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得到一个解决。
【苏丽冰】:今天听到各位专家的和嘉宾的意见,我也收获很大。我觉得首先相信政府是有这个决心和能力经过合理的评估和研究之后,找出一条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包括其他生活问题,这样一个有效的途径,我们只是提供一点意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也赞成住房保障,但是这有很多种方法。但是经济适用房对广州来说并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这么多年,我们相信广州有这个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谢谢韩总和苏总的参加。
广州该不该重建经济适用房?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