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 多哈談判中國無壓力
舉世矚目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十三日將第一次在中國的領土香港召開。中國入世談判的重要人物、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今天在北京表示,由於新一輪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主要焦點在農業問題上,而農業問題所討論的三個問題,中國在入世問題當中都已經解決了,所以這輪談判對中國沒有什麼壓力,反倒是美國和歐盟會面對較大的壓力。但他強調了知識產權和服務貿易的壓力將在今後顯現。
龍永圖說,比如取消農業的出口補貼,中國早就承諾和做了;第二是減少對農業的各類支持,中國的支持也最少;第三是降低農產品市場准入的門檻。中國農產品的關稅是15%,已經大大低於國際農產品關稅62%的平均水平。
因此他認為,對於中國來講,目前在多哈進行的談判以及談判中的一些核心問題,已經不構成對中國的任何壓力,所以多邊貿易體制以它的壓力來促進中國內部改革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現在構成壓力可能更多的是美國、歐盟跟日本這些國家。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伯特曼的擔憂也證實了龍永圖的說法。羅伯特不久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說:「我對香港(會議)感到擔憂,我希望我是錯的,我依然期望能達成共識。」羅伯特並稱他調整了預期,只期望香港會議「對以往的談判成果進行盤點」。
農產品出口在美國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其農產品的四分之一需要出口到國際市場。如果能夠通過多哈談判降低歐盟、日本等地的高補貼和高關稅,則將大大有助美國農產品的海外市場拓展。因此美國在今年十月提出的農產品提案承諾,將削減百分之六十的農業補貼,還建議未來五年大幅削減農產品進口關稅,並在二○二三年前取消富國的一切扭曲貿易的補貼和關稅。但羅伯特同時表示,歐盟和日本的農業補貼應各削減百分之八十。但巴西、印度、中國為首的代表發展中成員則對歐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公布的提案中,要求歐盟和美國的關稅降幅達到最多百分之七十五,歐盟和美國的農業補貼分別削減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七十。
雖然,在農業問題上中國可以沒有壓力而不「擔憂」,但龍永圖認為,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的壓力將會重新到來。比如在農業問題得到一定解決後,知識產權的問題和開放服務貿易的問題將會提到日程上。而解決服務貿易的開放問題,解決嚴格地按照世界知識產權規則來行事的問題,將是今後推動中國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