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制造“走出去”遭遇三道坎


宁夏制造走出去遭遇三道坎


    继今年4月份之后,宁夏外贸出口在8月份又遇增速下降。记者23日从相关部门获悉,8月份宁夏实现进出口总额6483万美元,同比下降26.97%,其中出口总额5562万美元,同比下降10.11%,是今年第二次增速下降的月份。对此,相关部门人士分析,产业链单一、出口退税调整、品牌竞争力缺乏是宁夏产品出口遇困的主要因素。
    
据自治区统计局调查显示,近几年宁夏外贸出口主要依靠资源型、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其出口额占宁夏出口额的一半以上,但其产业链条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必然导致宁夏产品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限制和影响以及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受到冲击。
    
其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对宁夏高载能企业产品出口影响较大,今年国家取消电解铝、硅铁、硅锰铁和电石的出口退税,并对电解铝和硅锰铁征收5%的出口暂定关税。据了解,若按2004年宁夏企业实际出口测算,仅铝锭、硅铁就将增加企业成本共计1.9亿元,极大地削弱了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缺乏也是制约宁夏产品出口的一个硬伤,由于目前宁夏大部分出口产品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产品,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品牌战略产品少,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居多,在遇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和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时,产品出口必将受到影响而出现波动。
    
对于宁夏产品出口遇到的困难,有业内人士指出,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高耗能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是提升生产企业出口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宁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315万美元,同比增长25.75%,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2.16%,对出口贡献率达65.24%,拉动出口增长7.3个百分点。而把鼓励和扶持自主品牌的发展作为转变宁夏出口产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方式,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报讯  (记者 马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