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http://hxhhj.nease.net/dgbsgzl.pdf
代价补偿价值论
---构建科学发展观价值论
黄焕金
序 言 对价值的观念 3
导 言 3
第一章 价值的本质 5
一 价值的最高意义与价值的经济意义。价值的"人本"性 5
二 价值既越大越好,也越小越好;两个背反属性互为依存 7
三 价值表征全部代价耗费的付出,人类劳动则是这个代价耗费中最基底的一种 8
第二章 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基底。其它生产要素的作用 10
一 劳动如何成为价值形成的基底? 10
二 工具对于人类劳动的意义 12
三 其它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价值以成本的形态出现在产品中 12
四 马克思关于价值越大价格越"贵"的思想 14
五 市场竞争使物品价值压缩到最小程度。帕累托最优化与利益共赢程度 14
六 自然物品的"自然价值" 16
第三章 价值规律与价值本质规律 18
一 价值规律及价值实现。诚信及价值实现中的摩擦力 18
二 价值本质规律 20
三 价值本质规律下的两种分配方式 22
四 价格为什么要绕价值上下波动? 24
第四章 "购买力贮藏"对价值规律的干扰作用 24
一 购买力及其贮藏。投资理论的"凯因斯难题" 24
二 "需求乘数"与"供给乘数"---凯因斯乘数思想的扩展 27
三 货币的支付手段与贮藏功能 28
四 购买力贮藏对价值规律的干扰作用 30
第五章 价值与交换价值 33
一 物品的个别耗费与社会耗费 33
二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同一与差异 34
三 价值作为一种"交换能力"是如何得来的? 36
四 "剩余产品"应该与"剩余价值"相分离 36
五 生产率提高时个别物品价值的减小与总物品价值的增大 37
六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正比"及将价值片面等同于财富的错误性 39
第六章 代价耗费的最小化与获得效用的最大化 41
一 物品价值的最小化与劳动力价值的最小化 41
二 劳动生产率提高下劳动者的获得如何增长? 42
三 科技活动中的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人类劳动由繁到简的"工作包"的形成 44
四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价值问题 45
五 物品价值最小化与购买力最大化 46
六 消费品满足人的需要的两种方式。人对消费品的满足程度 48
七 价值规律、边际效用规律及供求关系 51
八 是供求均衡决定价值还是价值决定供求均衡? 54
九 价值本质规律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价值悖论"的解释 55
第七章 资本、土地与人类劳动 57
一 个人所有制的优势与缺陷。人类劳动的三种形式 57
二 如何计算心力劳动的效益 59
第八章 利润率趋向下降对要素价值论的否定意义 61
第九章 低效劳动为高效劳动创造价值 62
一 市场共同体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2
二 商品价值随市场共同体的不同而变幻莫测 63
三 一个商品的价值大小以别人同类商品落后低效的劳动为衬托背景 64
四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价值实现"即交换价值 65
五 直接雇佣劳动只创造剩余产品而不创造剩余价值 66
第十章 必要劳动价值论 67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 68
二 价格维持论 71
三 马克思"必要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72
第十一章 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新思想 74
第十二章 古典经济学对价值的阐释 83
一 威廉·配第 83
二 亚当·斯密 84
三 李嘉图 85
四 萨 伊 88
第十三章 价值的本质属性:代价耗费及其补偿 91
一 价值的本义 91
二 由价值的本义引伸出来的价值的经济意义 91
三 价值的"代价---补偿"特性 92
四 代价耗费的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 93
五 取消商品交换条件后产品还具有价值吗? 96
六 价值决定及价值实现 98
七 价值为零与价值实现---人类追求的经济目标与人类经济的追求目标 99
第十四章 人类生存竞争史 100
一 人类生存面临的两方面竞争 100
二 生存竞争下的畸形经济 101
三 生存竞争下的畸形人性 102
四 通过剧烈竞争的炼狱,而达到没有竞争的生存境界 103
第十五章 生产力发展与生产过剩危机 104
第十六章 价值的人格本质及基本属性 108
第十七章 代价补偿价值论的现实经济意义 112
一 有效供给创造需求 113
二 一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是其它行业充分发展的前提 117
三 内生于市场的政府---"受理投诉"的政府作用模式 122
第十八章 关键词辞典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