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2月,假中国银行网站被发现。紧跟着,假中国工商银行、假银联、假农业银行的网站也暴露出来。在这起网银事件中,当用户在仿冒网页上输入账号和密码后,页面显示的是系统维护。有关专家认为,用户信息有被盗的风险。同期,有人以短信的方式通知消费者假银行网站,操作手法类似。
* 2004年9月,网上一种名叫“快乐耳朵”的病毒可以窃取招商银行的用户账号和密码。另据了解,有知名券商也遭遇了这种尴尬
* 2004年夏天,大盗们用木马病毒窃取了数家券商旗下股民的网络交易账号,对其股票账户进行恶意操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 2004年3月,“假名开户支取网上银行53万,三名大学生涉嫌盗窃被批捕”的新闻报道了哈尔滨市三名大学生在银行注册了网络银行业务后,发现办一个账户,就能把别人户上的钱划到自己的账户上,并能从银行提取现金,并由此引发犯罪的经过。
* 2002年7月,一中国黑客洗劫新加坡DBS网上银行 窃走6.2万美元。DBS银行发现,受影响的21名储户同时遭窃,但是数日后才发现并报案。DBS银行辩解称,自己的网上银行安全系统没有受到影响,但是中国黑客非法搜集了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
* 2004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破获一宗盗取网上银行存款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吉林,盗取了江门一女士网上银行账户5万多元。此类高科技犯罪案在广东省内尚属首宗。
* 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初期间,湖南长沙发生国内首例利用木马病毒盗窃网络银行资金案,两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利用植入的黑木马病毒窃取到多名受害人的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账户及密码,先后从中支取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