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高考文科综合组试题中,第41题以其涵盖性广、考查角度全、现实性意义大而引人瞩目。评卷专家认为,此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代表了综合卷考查的方向;同时也给以后和综合科教学带来启示。 据介绍,文科综合第41题主要围绕“移民现象”采用材料题的方式,侧重考察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信息提取能力、演绎归纳思维能力等等。它通过“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这种社会现象,把美国“西进运动”、中国“民工流”、“三峡移民”等若干知识点、信息点串通起来,注重知识性、科学性、思维性、现实性,是高考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好题目。 文科综合评卷组负责人陈潭分析说,文科综合试卷的命题离不开历史事实、地理空间和社会现象,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一直以来均为中学文科综合(政、史、地)教师所把握的重点和所谓“押题”的支点。但该题巧妙地将热点问题隐于题中,做到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政治知识的学科交融,这就要求各门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打独斗”,而要求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同时,也要求老师在掌握宽广知识领域的基础上,加强从时间上(历史)、空间上(地理)对重大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政治)进行演绎分析和归纳分析的自主性思维,从而开展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方法论教育。 陈潭说,在41题当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移民现象从发生学意义上讲,既有自然移民,又有政策移民(诱导性移民),同时还有强制性移民,从第1问美国西进运动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因此,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我们需要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但对美国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劳动力、技术和经验应该充分加以肯定。而我国的人口流主要基于经济原因和利益诱导,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主要流向经济较发过地区,这样也就带来了中国“城市化问题”。三峡移民属于政策性移民,是一种诱导性与强制性并举的移民,因此既需要“宣传教育”,又需要“法规强制”。 陈潭认为,从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学人文素质与科学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坚持知识教育为基础,又要注重分析能力为取向。只有如此,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而贯彻“思想、知识、能力并举育人”的方针。 (红网2003-06-21稿源:评卷简报)
媒体访谈:单科教学不能“单打独斗”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