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是一个以国营煤炭、电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国有经济占地方经济总量的很大比重,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小,2003年末,民营经济仅占全市当年GDP的18.9%。但是,民营经济在增加城镇居民就业、房地产投资和吸引外来投资、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营经济的稳健运行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了掌握当前宏观金融调控对淮北市民营企业从商业银行融资产生了那些影响,淮北市银监分局会同淮北市工商业联合会,邀请了本市来自服务、工业、房地产等行业的知名民营企业家与各家商业银行分管行长举行了专题座谈。在淮北市,民营企业与商业银行间的座谈会还是第一次,面对面的座谈和沟通,银企关系的现状和金融宏观调控对民营企业从商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充分反映出来。
一.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比较优势,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一直受到融资难、贷款难的困扰。民营企业家对“贷款一直很难”、“贷款比较难,贷款趋难”问题的反映是,40%认为贷款一直很难,30%认为贷款比较难,并且当前贷款趋于困难;有30%认为贷款宽松,经营过程中短缺的资金能够及时得到银行贷款。总体分析,70%的民营企业家认为贷款难,其比例远远超出认为贷款宽松的民营企业家。在淮北市这样一个以国有大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城市,民营企业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规模来赢得比较优势,因此融资难尤其是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目前,只有那些得到政府扶持的、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比较容易得到商业银行贷款,这些企业以房地产业为主,贷款主要采用土地质押或房产质押的方式。其他大多数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是采取资金量入为出的策略,扩大生产规模一般采取内部集资或民间集资的方式,除存款和结算业务外,与商业银行缺乏有效沟通,联系非常松散。
二.宏观金融调控措施对民营企业贷款的负面影响较小。从淮北市上半年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情况分析,民营企业贷款总量没有大的变化,在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重与往年相比波动范围也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受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减小的影响,5、6月份的贷款增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下表显示了民营企业贷款情况
民营企业家对宏观金融调控措施影响贷款程度的判断基于两个方面:1.原有的借贷关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授信是否出现大的变化;2.建立借贷关系的努力是否受到影响。从2004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淮北市已经与商业银行建立了借贷关系的民营企业仍然保持着原有良好的借贷关系,授信总体上没有受到影响,如安徽华松集团,贷款投放没有大的波动。民营企业与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建立起借贷关系,可以作为衡量民营企业贷款难易判断标准。2004年上半年,国有商业银行淮北分行贷款权部分上收,对部分行业的贷款投放实施限制性措施。但是,淮北市民营企业所涉及的产业基本上没有限制性产业,民营企业与商业银行借贷关系的建立主要是受制于银企关系的门槛,这一门槛的高度没有受到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因此民营企业与商业银行建立借贷关系的努力也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三.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理念和方式制约了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贷款营销的特点是集约化经营,大企业战略,兼顾中小企业和政策性业务。淮北市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个特点恰好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特点相吻合,所以国有商业银行淮北分行均把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贷款营销的重点客户。在淮北市窄小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和扩大市场份额,也积极地把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贷款营销的重点客户,形成了银行业贷款大部分投向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结果,尤其是1999年以后的新增贷款,占到85%以上。
与国营大中型企业相比,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经济规模小,还存在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欠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现值的评估值低等财务管理缺陷,虽然经营收益、经营利润良好,但是在进行企业信用状况评级时,比较优势差。从淮北市金融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垄断地位,并且没有专门为中小客户和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即使有些民营企业具备良好的信誉和良好的经营效益,但借款人资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不吻合,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资质的要求远远高于国有企业,这就使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突出并且很难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四.民营企业家普遍反映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缺乏透明度,贷款审批效率低下。80%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缺乏透明度,90%认为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效率很低。缺乏沟通和国有商业银行固有的经营方式,使淮北市很多民营企业家不了解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和操作程序,有些民营企业家在与商业银行进行了有限的沟通以后,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与否上拖很长时间不给出确切的答复而使民营企业家不愿继续与商业银行打交道。另外,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审批时间太长,有些长达半年以上,审批手续过于烦琐也使民营企业家颇有抱怨。有些民营企业家明确指出,目前商业银行90%以上的不良贷款是由国有企业造成的,民营企业造成的不良贷款只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很小部分,但是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约束远远强于对国营企业的贷款约束,是对民营企业偏见的结果。
五.民营企业对当前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非常关注。民营企业家对当前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和力度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否再度出现全国性的信贷紧缩。虽然银行贷款不是淮北市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再度出现全国性的、涉及全行业的信贷紧缩将会严重影响各产业链中企业的经营,影响产业链中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这必定间接影响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往信贷紧缩的迹象表明,信贷紧缩往往先从商业银行短期贷款开始,这对民营企业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对国营企业的影响,因为短期贷款紧缩会直接减少企业流动资金,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使应收账款的不能正常回笼,破坏产品销售的正常链结,结果导致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难易为继。2.固定资产投资是否会持续减缓。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淮北市大多数民营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利润来源。所以,基础设施投资、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政策的变化如果是朝向紧缩的话,就会对民营企业的经营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近几年,淮北市民间投资的重点是房地产业和服务业,其中房地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城市建设的贡献也最大,如果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政策使固定资产投资减幅过大,并且持续较长时间,将会缩减民营企业生存的空间。
几点政策性建议。
一.应该适度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过于严厉的状况始终没有大的改变,特别是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已经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情况下,对本国中小金融机构仍然是封闭的,这种状况与国内不同经济成分目前的市场占有格局完全不相吻合,在造成金融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也造成大量银行坏帐,还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长期得不到缓解。因此,应该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优化国内金融市场格局,促进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二.目前地市级金融机构落实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操作力度不宜过大,并且应该富有弹性。在民营经济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在国计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状况下,地市级金融机构实施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不宜过大过猛,紧缩信贷的力度要适度,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金融宏观调控的操作还应该富有弹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成分采用弹性的金融政策。
三.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透明度,在目前的金融市场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要专门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商业银行需要通过“量身定做”,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贷款的审批效率和资金结算速度。对信誉良好的民营企业,可以给予授信额度,让民营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在贷款授信额度内随时取得商业银行提供的不同形式的信用支持。商业银行还应该调整和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完善贷款责任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认真纠正贷款风险责任制中不合理的部分,充分调动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四.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执行和管理水平。为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对民营企业家要定期进行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的培训,对民营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该要求持证上岗,以提高民营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政府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的检查辅导,提高民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政府还应该推动建立以社会中介机构信用评级为主的,适合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为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宏观金融调控对淮北市民营企业贷款影响的调查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