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近日完成的《中国西南地区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报告


[短评]

世界银行所做的报告,应当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我怀疑世界银行所提的建议有多少在目前的条件是可行的。

建议1:鉴于西南地区设立企业的难度,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建议修改公司法。
新的公司法在今年的8月17日的修改讨论稿中,已经有较大突破:一是股权也可以作为投资,二是各种类型企业的注册资金将统统降至最低5万元注册资金。如果今年底人大能够通过,明年应当可以实施。所以,这个建议看起来可行。(注册资金的有无、多少,其实是整个中国商业环境的信用问题。)

建议2:

 

 

 

2004年12月20日,世界银行近日完成的《中国西南地区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报告指
出,西部省份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还需加快法制改革,简化中小企业注册和管理程序,加
强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改善融资渠道。
      
世界银行应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要求,对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的中小企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估,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西南地区的中、小企业面临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准入和退出障碍;(2)技术与专业技能存量不足;(3)进入沿海及国际市场的制约。其他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劳务市场的灵活性、金融服务、税收负担、法院解决商业纠纷的效率等。
      
报告认为,西南地区中小企业的注册费用高且时间长。按照目前的公司法规定,注册一个加工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需要50万元人民币,这是中国人均GDP的1237%。此外,在西南地区注册一个新企业所需要的时间可达沿海地区的两倍,西南地区的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法规和检查方面也面临各种繁琐的要求。报告建议修改公司法,降低注册成本,简化颁发营业执照和检查手续。

允许亏损国有企业继续经营也不利于地方的投资环境,比如引发过度的价格竞争,吸收劳动力和资本从事无益的生产活动。报告敦促加快向私人投资者出售亏损的中小国有企业。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下岗工人提供保护。

在一些西南地区的城市,企业里经过培训的员工和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西南省区也缺少训练有素的商务专业人才和总经理。但是,政府主办的商务开发服务机制并不是答案。报告建议开发一些促进“终身学习”的项目,并推动西部省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起发展知识经济。

西南地区的生产企业进入沿海和国际市场的程度很低。应放开所有运输和物流行业,允许国内和外国企业进入,从而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改变西南地区在地理上的劣势。应制定相关法律允许组建合作型的农民协会,使农村生产者比较容易进行供应链的资产投资,提高向沿海及国际市场销售粮食产品、鲜切花、传统中草药及其他农产品的效率和效益。

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特殊问题。报告认为信贷担保机制不是答案。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的最佳方式是放开贷款利率和金融服务业准入,制定修改破产和抵押立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抵押信息库,允许中小企业以范围更广的资产(比如库存)作为抵押品,鼓励地方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采取国际最佳作法。最后,在税收征管和解决商务纠纷方面增加透明度和公平性并提高效率,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中小企业投资环境。



                         报告全文可从世界银行中国网站下载:

                               www.worldbank.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