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后篇


 
笔者有一“爬格子”网友,姑且称之为“笔杆子”吧。上月底,经不起“笔杆子”网友的一再请求,欲拜读笔者大作,于是匆匆寄出数月前之拙文《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真伪辩》(见资本市场,10月10日),希望她能提些建设性意见。不料半月有余,音讯却全无。直到今晚才收到此君邮件,说她大病一场,病榻上仍不忘“重任”。她口口声声称“提意见不敢”,却仍发表了自己之洋洋大观,笔者读后捧腹不已。因觉得甚是有趣,现将“笔杆子”对拙文的读后观点摘要如下:
 
第一,本文肯定是能发表于正式刊物的。
第二,本文将会引起同行们的一致声讨,当然这点关乎发表你文章杂志的影响力如何。
第三,文章的道理都说得通,但是仔细推敲,好像有些强词夺理。大概你们搞证券的,就是要这样把股民弄得晕晕乎乎的,这也是你们的习惯,改也改不过来了。
第四,看完了你的文章,我觉得本人最适合炒股。现在已经进入了“后炒股”时代,什么股评分析法都已经失效了,像本人这种“白痴”最适合入场。
第五,回过头来一想,本人也不适合入场。股市本来就是一群人合计算计其他大部分人的钱袋,这一群人手里既有大把钞票(钱生钱,生育能力肯定不同凡响),手里又掌握着小道消息,而这往往就是制胜的法宝。
第六,你也不要写什么文章来洗刷自己身上的“肮脏”了,明明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关系和本金弄到了大把的钞票,狠狠涮了普通股民一大把,还要假惺惺地分析什么分析方法的虚伪性,以为这样股民就会感恩戴德,对你俯首称臣了。告诉你,别把股民当傻瓜。
第七,其实我还是挺佩服你的,博学多才、伶牙俐齿、观点也算犀利,我虽无才,可我爱才、惜才呀。
 
看到此,笔者与她通了QQ。以下对话,略见“笔杆子”思维的敏锐性。
笔者:少些拍马,多给意见。
笔杆子:我可是拖着病体尽心尽力在加班哪。
笔者:千百万个保重。
笔杆子:还算句人话。
笔者(故意地):一百个保重,呵呵。
笔杆子:股市缩水,由此可见一斑。
笔者:你会成为股市高手的,以你此等悟性。
笔杆子:我知道什么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忘骗我入市呀!
……
              200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