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丹俊

林童
原名刘丹俊,1963年生,四川邻水人。曾在宜宾学院、鲁迅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求学。“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代表诗人、评论家。
“方言写作”倡导者。
诗集《美之殇》《破碎的偶像》,评论集《文化诗学:第三条道路》,评传《泰戈尔,你属于谁》,长篇小说《雪崩》《少年足球队》《北京SARS》等多部;编著有《九人诗选》(合编)、《百年中国新诗流派作品金库》(合编)曾主编民刊《时代作家》《第三条道路》报。诗入选《中间代诗全集》。现居北京。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QQ:894275129
方言写作的方向:
1、大家之言:通向大家之路;
2、普通话以外的话:即独立的写作倾向和个性化的写作;
3、圣灵的恩赐:在圣灵感动下的话语,即通向人性与神性的写作;
4、真、善、美、爱。

长篇小说爱情《雪崩》一


一

开往北京的10次特别快车,在夜色深沉中奔驰。车轨的磨擦声,在寂静的夜晚特别振耳发聩。这并不妨碍旅途疲劳的旅客东倒西歪地打瞌睡,像正在凋零的花朵。坐在我对面的那位美丽的女郎。因化妆过分,皱纹百出,俨然童话中的巫婆。

雪仍在窗外飘扬,大地一片白色。

我是第一次进京,此时毫无睡意。我很像猫头鹰,通常在白天萎靡不振,夜晚兴趣盎然。于是,我便拿出曾言的诗集《假如你也爱我》阅读起来。

列车哐啷一声停住了。人们开始上下车。乘客一下子惊醒。上下车的时候,很容易掉东西。

你的包裹会被某一位不知是有意搞错,还是顺手牵羊。何况,车匪路霸时常出没在通向全国各地的火车上。如果碰上抢劫的,只好自...

Read more

《网络时代的长诗现象探测》


《网络时代的长诗现象探测》

 

 

 

 

尚建国的长诗《命运》研讨会,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11月时,我曾与洪烛就长诗进行过探讨,谈到了几代诗人长诗写作的情况。在本文中,我想以在谈到这些诗人的长诗时,重点放在网络时代的长诗,或者说21世纪初的长诗。限于篇幅,我只对长诗现象进行探测,而对具体的长诗留待于个体论,或有待于其他人的讨论,因此,这次我只是抛砖引玉。

一、         1980-1990年代:朦胧派诗人与第三代诗人的长诗写作

朦胧派诗人的...

Read more

第三条道路论纲


第三条道路论纲

林童

第三条道路:1999——2004

 

无论人们对“第三条道路”持何种态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现在仍对它采取简单的否定,或者干脆视而不见的话,这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诗歌观念和诗学观念。五年来的风风雨雨,使得“第三条道路”呈健康和更加开放的态势,成为中国诗坛的一支举足轻重的诗歌力量,参与到中国新诗的建设之中。五年,虽然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它足以能够因积淀而沉淀出优异的品质,而且是大家看得见的。

既然如此,本文将着重于梳理“第三条道路”的历史进程。由于它还...

Read more

中间代:福建诗人扫描


中间代:福建诗人扫描

一、与《丑石》诗报有关

“中间代”概念首倡者安琪一直想我点评《中间代诗全集》,但我一直没有答应,因为我觉得,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很难提起我的兴趣,简直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与才华。如果我要着手,就会以研究的方式的进入。这样干,不仅过瘾,也有意思得多,但我不是专业研究者,不靠这个安居乐业,也就缺少了动力。这次《丑石》诗报准备以专题的方式,全面介绍“中间代”,首先推举福建的六位诗人,他们是:安琪、谢宜兴、刘伟雄、张小云、道辉、鬼叔中。我想,如果《丑石》诗报坚持做,无疑能形成品牌,它将真正打破地域性的限制,实现福建与全国性...

Read more

聆听你浪迹天涯的脚步声


聆听你浪迹天涯的脚步声

林童

 

我与李贤松并不太熟悉,不论是他的生活,还是他的诗歌。偶尔在“第三条道路”论坛相遇,也从未有过真正的交流。据说,贤松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人,一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源于他过于内向甚至有些自闭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基于他对网络的警惕。因为网络在带来发表与被人认可都最为快捷的时候,也容易让人浮躁与神经脆弱,特别是还处于青春写作年龄的青年,因反叛、狂妄与害怕被批评而更加突出。想不到贤松的《这是一个风雨的世界》,已是他的第三部诗集,足可以见他写作之勤劳了。

大凡性格内向的诗人,更容易耽于幻想与激情。这也是我在读了贤...

Read more

风中漂泊的诗情与爱情


风中漂泊的诗情与爱情

林童

 

我与女诗人姚园是在“第三条道路”论坛相识的。这种因诗的缘分,从地域来看,反而使得从前相距很近而实远,现在距离很远而实近。因为,我们都是巴蜀之人,有着相同的集体无意识,即巴蜀文化的遗传基因。然后,我“北漂”着;姚园却漂到新加坡,漂到英国,再漂到美国的西雅图,那里有著名的NBA超音速队,能与空中巨无霸们呼吸同样的空气,简直也是个奇迹。诗歌与篮球并非没有共同性。在文化交流的障碍已越来越小的时代,诗歌的确没有了国界,而会集着世界篮球精英的NBA,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们...

Read more

紫衣:酒神与死神还在酝酿


紫衣:酒神与死神还在酝酿

 

如果不是在北京见到了紫衣,至少在目前,我还不会写关于她和她诗歌的文章,更不会是这样一些文字。我知道对于一个青年女诗人来说,未免残酷了些,甚至会被好心的人们视为吹毛求疵和有失厚道。

说起与紫衣相识,倒有些传奇的意味。

2003年非典过后,我在子华处,正谈着《百年中国新诗流派作品金库》出版后的反馈信息,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寒暄之后,只听他说:“这本书的真正主编就在我面前,你需要和他讲话吗?”接过电话,我听到了略微结巴的女音(其实不是结巴),说她喜爱诗歌,在什么地方看到了这本书,如何觉得我写的长篇后记《笑傲江湖:谁...

Read more

激情燃烧的春树


激情燃烧的春树

林童

 

 

 

这次阅读了春树的散文随笔集《泪眼问花花不语》,讲一讲我的感想。

说到春树,很容易想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不知这二者之名有无关联。我好像理解为村上的春树,于是,春树所带来的冲击,便有了“邻家有女已长成”的感觉。一是由于我的女儿马上要上高中了,二是我小时候的同学的子女,有比春树还大的。自己认为,我是比较冷静地面对“80后”的。

自从“80后”(我也不认可这个命名,认为太缺乏创意)引起人们的关注以来,我并没有表明过我的观点,因为我认为还需要积淀而处...

Read more

福音时代的神性写作


福音时代的神性写作

 

林童

 

一、为万物立言与传扬福音

我曾在《江雪》这首诗中感叹道:“但是路啊,没有人走怎能形成”?在面对茫茫荒原的时候,大多数人定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要么走回头路,要么停滞不前,只有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会踏入荒原,开创出路来。所以,我又写道:

难道这需要重新踏出的道路

竟让青春如雨中凄零的花朵

谁在这时吹响号角,谁就是英雄

刘诚认为这是一个兽性写作横行的时代,杨远宏称为鄙俗时代,其实,这并不仅仅是诗歌的现状,在其它文学领域,更加泛滥成灾。在第三代诗人中,刘诚提倡“英雄写作”...

Read more

你是照我林中独行的火


你是照我林中独行的火

——空林子访谈录

 

林童:我们都具有20年以上的诗歌写作的经历了,从八十年代的诗歌狂潮,到九十年代的冷寂退守,再到21世纪初的网络时代,一路走了下来。现在我们很容易听到一种论调:这是一个诗意缺乏的时代!好像八十年代很有诗意似的,这种对比显然是不真实的。你是如何看诗歌之于时代,或时代对于诗歌的关系?

空林子:诗歌应该生长在哪样的环境里是没有固定因素加以制约的,诗歌的思想在于不断地结集与浓缩。我们总是容易厚古薄今,这是通病。我是这样看的,诗歌与时代就像硬币的的两面,诗歌表达着它的时代,而时代也在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诗歌。时代在不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