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强 2024年2月26日 16:26 | 查看原文

#历史#是记录有所成人士,一生的随机,不是记录某些二百五刻意安排起来还进行对他人打压必须如何的事情。打压他人,都清楚让他人原本应该拥有的不让其拥有,就是打压,如职位晋升,不让他晋升就是打压,如金钱,明明他应该得到,却故意不让他拿到,就是打压。而打压得另一种解释就是害。如果不是害,那么为什么他人爬不上去,为什么他人就得自己应得的得不到?

赵培山 2023年6月25日 22:46 | 查看原文

#历史#无论是北斗四季的抽象表现,还是多种文化的艺术加工,乃至在世界的流传,亦或是人们对天时的祭祀,万字符的出现来自于中国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幻化于中国古人对抽象符号的奇思妙想。

杨新民 2023年5月17日 16:32 | 查看原文

君士坦丁堡1453防守地图。#历史#

贾春宝 2021年6月9日 10:57 | 查看原文

在世俗的朝代更迭的历史中,萧衍最终得到了“武”这个谥号,世俗社会以这种方式对萧衍的“盖棺定论”,对其大半辈子探究佛法的努力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无奈,他自身也无可奈何。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梁武帝萧衍那样有智慧,并且先知先觉的。虽然在侯景之乱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在对宗族内部的人多有大度与包容,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了无遗憾,也不可能逆趋势而为。#历史#

贾春宝 2021年6月9日 10:56 | 查看原文

其实佛教与世俗政权之间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大乘佛教会对世俗政权有削弱的作用,但是小乘佛教却教人安于现状,对政权的稳定是利大于弊的。虽然如此,但信奉佛教的皇帝总是会在进取心上大打折扣,因为重文抑武,所以少不了内忧外患,所谓内忧就是朝臣与封疆大吏对朝权的虎视眈眈,而外患则更多的是边防危机。假如内忧外患相互勾结,则政权不久矣!#历史#

贾春宝 2021年6月9日 10:56 | 查看原文

萧衍虽然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勇猛无比,智勇双全,毕竟亲身经历战争,也要为一些人的死而负直接责任,而且他登基称帝之后勤于政务,而且不分春夏秋冬,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可谓“自律之至”,通常佛门中从不缺乏勤劳自律之人,勤劳自律也是梁武帝跟佛结缘的因素。#历史#

贾春宝 2021年6月9日 10:55 | 查看原文

历史记载,萧衍虽然出生富贵之家,但是生活很是节俭,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在这方面,萧衍颇有清帝雍正和道光之风,在中国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出类拔萃之辈。佛家弟子通常都饮食清淡,不着华服,这也是梁武帝与佛有缘的基础。#历史#

贾春宝 2021年6月9日 10:55 | 查看原文

从所处的时代而言,越是生逢乱世,民众就越是关心如何缓解生老病死的痛苦问题,而在这个时候,宗教为人提供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支柱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萧衍生活在南北朝时代,常年的战乱使得人口锐减、民不聊生,越是在这样的时代,民心就越是期待和平和休养生息。而萧衍贵为梁朝的开国皇帝,就更是需要体恤民情了,这一点也是其与佛结缘的基础。#历史#

贾春宝 2021年2月19日 16:53 | 查看原文

古今中外男人好勇,遇事“干就完了”,女人多谋,心思缜密运筹帷幄;但是成大事的人,通常都足智多谋,可谓男人有了女性的阴柔,谋有余而用别人的刚强勇猛。古代的权臣、朝臣、宦官莫不如此,那些文人阴柔都换成了诗词歌赋,舞文弄墨,郁郁寡欢而不得志。#历史#

贾春宝 2020年7月13日 07:29 | 查看原文

所谓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需要的成熟的历史观是长大成人的成熟女性,是有经得起推敲的文化内涵。每个人都将成为历史。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关于英雄的传记性描写,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片面的,都是由某些桥段去断章取义的,虽然有些时候所用的并非溢美之词,但都难以掩盖跪着的人向自己的偶像顶礼膜拜的那种感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