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和元

韩和元

《木兰辞》里战争的残酷性和电影花木兰的去残酷性


 摘要:《木兰辞》事实在强调战争的残酷性——一个熟女工、好装扮的柔情似水的弱女子也不得不上战场。但《花木兰》显然去除了这种残酷性。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神仙姐姐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可以说是失败的,尤其是电影开始部分。

 

电影里,将花木兰塑造成了一个不爱红装偏好武装的野丫头、假小子形容,但《木兰辞》里明白写的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可见花木兰并不是个假小子,事实是她颇懂女工(旧指女子所从...

Read more

法国恢复“自然疆界”梦想与欧洲的百年动荡——从印度的大印度联邦计划谈开


 摘要: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以印度以恢复昔日英属时代加莫卧儿帝国的荣光为志业,试图建立“大印度联邦”为依据,进而认为,一旦印度崛起,它将是未来世界不安定因素之源。这种判断并非毫无根据。历史上,以恢复自己国家巅峰时代的荣光,而弄得整个地区,为之血雨腥风,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最知名的大概非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恢复高卢的自然疆界”,和越南的致力于恢复法属印度支那荣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莫属了。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昨天,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以印度以恢复昔日英属时代加莫卧...

Read more

印度——未来世界不安宁因素之源


 

摘要:很多人错以为印度是印度教国家,强调认命,没啥追求。这可能是最大误读。从1947年独立至今,印度就压根没崛起过,但它的野心却一直勃勃。先是和巴基斯坦争克什米尔,后是与中国大打出手,再是对尼泊尔、不丹视为臣属,后吞并锡金,再几十万大兵入侵斯里兰卡,与孟加拉和缅甸也矛盾不断。至于它不断兼并各独立土邦,就更不用说了。穷时尚且如此,一旦它真的发展起来,崛起了,那么于整个南亚、印度洋、中国,乃至东南亚而言,都将是一场灾难。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印度人认命——一种莫大误读

可预的是,这个世界,未来几十年里,最大不安定因素,真不是...

Read more

自由贸易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方法?


 摘要:自由贸易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方法,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就目前的实际而言,它只能属于应然世界范畴,属于我们应努力的方向。但在实然世界,持有这种想法,无疑是危险的,且是异常危险的。衡山之谋下,衡山国的自取灭亡,无疑是可鉴之前车。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如何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谁为中国的米袋子负责”,这个命题20年前便在中国存在,这一直吵闹不已。对于这个问题,前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的回答是:全球的粮食安全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自由贸易。

就宁高宁董事长的这一观点,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的看...

Read more

直面问题,是当年深圳没有被抛弃的根本原因


 摘要:于幼军:深圳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深圳过去20年画上圆满句号的情况下,今后的10年、20年怎么办?……有各种议论,我认为这很正常,大家都不愿意议论,那才真叫惨!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成功的花

 

文/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近年来,广州无疑已经深陷入一个转型迷茫期,但说实在的,谁的&ldquo...

Read more

有关于《八佰》的一点历史背景


 《八佰》正在热映。

 

影片取材自1937年的四行仓库战役,淞沪会战中,为了掩护五十万国军西撤,一支队伍奉命死守上海最后的阵地“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4天,中外为之震动。

 

为壮声势,这支四百余人的孤军对外称八百人(当事人、四行战役的参战者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史称“...

Read more

谁才是八年抗战的最大功臣?


 摘要:抗战之所以胜利,最大功臣当属日本侵略者本身。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长期以来KMT与CPC之间,就抗战之功,可谓是争的不可开交。为此,当时尚未去世的李敖很是看不下去,说这种争论“就像两个秃子在争一把梳子”。这也有些过了,但老实是,单凭 KMT与CPC两党之力,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确实有点难。

正如罗伯特.希勒曾指出的“绝大部分历史事件,从战争到革命,都找不到简单的起因。当这些事件朝着极限方向发展时,就像最近股市中市盈率的表现那样,通常是因为一大堆因素汇集在一起,其中任何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罗马不是一天...

Read more

无泡沫的大繁荣——“反智者”华尔波尔和他缔造的第一次产业革命


 摘要:有人认为,反对过度金融化就是反金融,就是反资本市场,就是开历史倒车,就是反智。如果这就是反智,那英国第一任首相沃波尔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反智者。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次产业革命爆发。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近期有种怪论,认为,反对过度金融化就是反金融,就是反资本市场,就是开历史倒车,就是反智。

 

如果这就是反智,那英国第一任首相华尔波尔((Robert Walpole, 1st Earl of Orford,1676年8月26日-1745年3月18日,又翻译为沃波尔)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反智者&rdquo...

Read more

疫情下,全球股市为何会普涨?


 摘要:疫情下,全球股市之所以普涨,根本原因在于,新冠疫情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周期为之同步了——各国经济几乎同时停摆,又几乎同时大放水。无论是基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还是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无论基于托宾Q理论,还是基于信用传导机制,是财富效应理论,在释放流动性而货币供应量增大后,包括股市在内的“高级生产领域”都该有所反应才对。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910时(北京时间916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04967例,达到11874226例;死亡病例较前...

Read more

合肥——一座最接近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模式的中国城市


 摘要:中国虽有众多高校,但正如广州市前市长陈建华所坦承的,“广州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最大短板是科技的转化面临这种困境的不独广州,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名校云集的城市,莫不是如此。当然,合肥可能是个例外。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90多名科研人员于6月份集体提出离职。一时间将合肥这座城市推倒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并不妨碍合肥是目前中国众多城市中,最接近于斯坦福大学-硅谷模式这一事实。


集聚区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说是每个国家、地区、州(省)乃至大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尤其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