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杜光

浙江温岭人。1928年出生。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48年赴华北解放区。进城后长期在中共中央党校工作,近年来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中的问题,以建言改革而为世所重,近又探讨对自由之认识,甚有所得,写成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征求意见稿), 和《为“自由化”正名》。

声援先进文化


  
  听到萧默先生的近著被查禁的消息,我始而有些惊讶,继而感到愤怒,觉得自己有责任发表意见。

  萧默先生的《一叶一菩提》真实记录了他在敦煌15年的生活历程,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的10年。他以他所特有的平和、恬淡、甚至不乏幽默的笔调,勾画出人性的善良美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但留下了忠实的历史资料,而且对教育被拜金主义扭曲了人性的当代青年,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充满了虚伪说教、陈词滥调和低俗拜金的出版物之林,突然出现了这样一部洋溢着真善美的好书,自然引起了舆论界的注意,一时好评如潮。出版后两个月里,全国就有二十四五家报刊竞相报道、评介、推荐,其中有十余家以整版篇...

Read more

朱厚泽去世是中华民族的重大损失


朱厚泽去世是中华民族的重大损失
——在朱厚泽逝世百日追思会上的发言
 
 
(8月23日是朱厚泽去世第一百天,他生前的部分好友于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追思会,参加者有李锐、吴明瑜、孙长江、吴思、杨继绳、郑仲兵、林京耀、雷颐、章立凡、李胜平、魏群、段跃和我等十余人,朱厚泽的女儿朱玫也出席了追思会。与会者在会上追忆了朱厚泽生前的思想和品德,表述了对他的敬仰和思念。我也在会上讲了话,会后根据当时的发言,整理成本文[略有增删]。)
时间过得真快,厚泽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百天了。
厚泽是中华民族当代最优秀的儿女之一,他被迫离开政治舞台和不幸去世...

Read more

文化与劳动:人类社会大厦的两大支柱


  在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世界各国竞相展示本国的最新成就:科技的,工业的,建筑的,文化的,艺术的,环保的,等等。这一切都是文明和科学的成果,也是文化和劳动的成果;更精确地说,是文化和劳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成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文化的不断进步和不断丰富,同劳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变换和进化,几乎是同步展现的,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把它们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本文拟在对文化和劳动分别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这两者的联系,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文化”探源

  我在2002年写的一篇征求意见稿里,对我国文化的定义和源流,曾经作了一些探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