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国勇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和企业司经济事务官员

不可错失的90天 : 中美贸易战结局前瞻


  中美贸易战走到今天有其必然性。博弈过程中,相对强势一方倾向于晚些达成妥协以趋利,相对弱势一方则倾向于早些达成妥协以避害,平衡点的出现往往是和解的契机。显然,在贸易战的复杂博弈过程中,参与双方的强弱取决于其经济对关税措施的承受力,这具体反映在出口规模、贸易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和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等方面。无论对强势还是弱势一方,理性的决策取决于精准的计算,两年前如此,今天亦然。

  习特会达成“停火”共识,成为中美贸易战的转折点。然而,之后的谈判时间紧迫、内容复杂、挑战巨大。90天的时间窗口不可错失,谈判结果将决定中美贸易战的最终结局。如果中美两国能够达成一份具有约...

Read more

中美贸易谈判低调重启:如何探寻和解之道?


  自2018年7月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 500亿美元的关税措施已经生效,后续2000亿美元的清单也已走完听证程序。数月以来,两国间的正式谈判陷于停滞。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应邀于8月22至23日率团访美,与美方代表团就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建设性、坦诚的交流”。值得注意的是,中方的新闻稿显示“中美双方将就下一步安排保持接触”,而美方则表示“将向更高级别官员汇报”。对双方而言,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将是谈判路线图的拟定和高级别谈判的重启。

  虽然转机初现,挑战仍然极大。达成最终协议...

Read more

逆全球化风险下的短期及长期政策基调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起

如果说全球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由强转弱,那么今天则面临由弱趋“逆”的严峻挑战。对中国经济而言,短期内坚持“稳字当先”、强调防控金融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从中长期看,也不能对来自外部的经济增长动能有过高期待,而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内生、结构性因素,通过推动消费、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多方面的“新转型”促进经济“新增长”。

“稳字当先”:面对外部新风险、新冲击的明智选择

“稳中求...

Read more

防范金融危险:中国仅守底线还不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将极大地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经贸关系是中美互利双赢的基础,是两国关系稳定的“压舱石”。两国各自经济的规模与双边经贸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中美在贸易、投资、金融领域关系的影响是世界性的,这也正是国际社会对习主席访美充满期待的一个重要原因。访问中各层级的沟通难免谈及金融风险;在这个问题上,相互指责没有意思,坦诚的交流和建设性的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

 

面对全球货币政策新范式下的风险新常态,中国政府对金融安全日益重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金融风险成为相关经济政策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828日,中国国务院罕见地召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