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爱军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特约专栏作者。

最深刻的是常识


  我们的思想家总想说常识,但是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因为常识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围,于是就认为深刻。思想家的许多观点在今天被接受了,人们反而对此充之不问,被人们所忽略。

  比如西方的亚里士多德说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到了两千年之后,人们才认识到。现在人们说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既穷人和富人比重小,中产阶级比重大,形象一点说是哑铃型的阶级结构不稳定,橄榄球型的阶级结构才稳定。这个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验证明。中国的阶级结构很显然不是橄榄型的社会,而是哑铃型的社会,这个阶级结构非常不稳定,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就说,如果这个阶级结构不转型,起义的可能性都有,但自己是个小人...

Read more

缅甸民主选举在告诉中国什么?


人只要是个人,而不是动物。人只要想站起来,而不想跪下去。人要把人视之为目的而非手段。是人就会价值偏好。喜欢自己所喜欢的,讨厌自己所讨厌的。喜欢与讨厌,部分来看于自己的内在本能冲动,大部分则来自于人性。当本能冲动得以得到基本满足时,人性的道德冲动就升为主要的冲动。这种道德冲动让自己告别动物性,让自己走向人性。

道德冲动示自己与动物的不同,就是视自己为人之称为人的东西。人能选择价值,动物则不能。动物们只会满足于吃,停留在吃的层次上,再也提升不了。动物不是爬就是四脚走路,它们站不起来,它们没有远方。那自由地飞翔在蓝天的鸟们可知道不自由的痛苦?

如果身边的事不能满足自己的道德冲动,满足不了自...

Read more

如果台湾没了国民党会怎么样?


首先得承认,国民党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开创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的先河。台湾的民主是国民党创立的,其中蒋经国在开创台湾民主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结束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使台湾步入民主的行列。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政治家,也无愧于这个时代。而这一切,都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难以产生现代民主的神话。

第二,台湾的民主过程表明,只有通过民主,才能实现和平进行政权更迭。专制的战争式政治被宪政的和平式政治所代替。创立宪法的过程也是民主的过程,民主的过程也是创立宪法的过程。既没有...

Read more

大学里的反智主义


反智主义即权力是真理的唯一来源和中心,其他的部门和人存在的目的都是为权力说的每一句话做合理性的论证。

反智主义的实质就是权力主义,即以权力为导向,以权力为核心,以权力为真理,以权力为道德。权力主导一切,权力主宰一切。权力无所不能,权力无所不及。

1949年之后,大陆的反智主义就没有停止过。1949年之后,先是消灭了地主,灭了土地精英。后是社会主义改造,反对资本家,消灭了企业和市场的精英。最后是反右,把知识分子打得不敢再说真话。反智主义在文革达到了高峰,毛泽东说,卑贱者最高贵,高贵者最愚蠢。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恢复了大学教育,反智主义在一段时间里淡...

Read more

意识形态是个什么态?


谈到意识形态,有两个人不能不提。这两个人,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曼海姆。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神秘的扭曲的反应,是对统治阶级利益的根本性维护,在马克思那个时代,主要是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维护。很显然,马克思指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官方意识形态。按着俞吾金的说法:官方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学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屏蔽现实的联系。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意指由于情境真相不符合其利益,就对社会情境真相进行掩饰或扭曲,诸如有意识撒谎,半意识或无意识地掩饰,有心欺骗或自欺。与特殊的意识形态相对,就是全面的意识形态,这种意...

Read more

谁比谁更坏的逻辑为何能风行?


现在有一个奇怪的逻辑,这种逻辑,就是谁比谁更坏。比如,有人说中国反右是错的,于是就有人说,美国也有迫害共产党的麦卡锡主义。有人批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于是就有人说,美国历史也有不堪入目的一幕,如白人杀印第安人。有人批评中国民主发展不正常,于是就有人说,美国黑人也有没有平等权的时候。

总之,只要有人批评中国的错误,就有人把美国的错误拿过来为中国的错误顶包。

通过别国的坏来证明中国错误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甚至合理性,这大概也可以称之为中国逻辑,或者说是中国逻辑的一部分。只是这种逻辑,是不想学好的逻辑,是想进一步学坏的逻辑。这种坏的逻辑,终究会引向中国走向专制暴政之路。也可能有...

Read more

圈养的教授


圈养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猪羊牛马驴鸡鸭狗兽是圈养,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圈养,这些圈养的动物们不缺吃,不缺喝,就是失去了本属于动物们的天性和自由。他们的结局或者成为人们的盘中餐,或者成为人们的观赏景观。

 

教授们的圈养是借用,也与动物们的圈养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人终归是人。教授们的圈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性圈养,听话的教授,有吃有喝,不听话的教授,没吃没喝。如果没吃没喝,或者臣服,或者另谋生路。二是精神上圈养,通过各种各样的思想灌输,使他们臣服于现有的思维框架,自我毁弃学术自由。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圈养,使得教授们都在现有的轨道中运行,不管轨道破旧与否,这具有斯德哥尔摩综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