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长声

旅日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一九四九年生于长春,曾任《日本文学》杂志副主编。一九八八年自费东渡,一度专攻日本出版文化史。自励“勤工观社会,博览著文章”,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北京、上海、广东、台湾等地的报刊写随笔专栏,结集《樱下漫读》、《日知漫录》、《东游西话》、《四帖半闲话》、《枕日闲谈》、《居酒屋闲话》、《风来坊闲话》、《东京湾闲话》、《哈,日本》、《日下散记》、《日下书》、《浮世物语》、《东居闲话》等十余种。近译有藤泽周平著《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

日本人对“做出好东西”的执念


  一匠工成代代传

差不多半个世纪了,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人好原装,大到电视机,小到打火机,以日本原装为好。不消说,买得到、买得起的人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只有眼馋的份儿。现而今疯买日货就是当年得的病大发了吧。那时我初入编辑行,读到城山三郎的小说,叫经济小说,例如《天天星期日》。开卷有益,知道了“商社”这个词,以为日本人就是满世界做买卖,哪里有飞机掉下来,都少不了他们的人。还有“综合商社”一词,据说从拉面到飞机,没有这种商号或公司不推销的。后来东飞到日本,九十年代初翻阅“赚钱之神”邱永汉的书,他说日本人是匠人...

Read more

满纸血光画战争


说到浮世绘,我们也眼熟能详,如葛饰北斋画的富士山,东洲写乐画的歌舞伎伶人,喜多川歌麻吕画的美女。这些浮世绘版画用多色套印,绚丽如锦,就叫作锦绘。不过,视之为艺术,其实是现代的感觉。从江户时代初期到明治时代中期发生发展以至衰败的浮世绘从来不属于美术,或者说大部分作品算不上艺术品。

 

制作浮世绘,板元(书铺、出版社)统筹其事,目的是营利,并没有美术意识。绘师不是画家,葛饰北斋也好,喜多川歌麻吕也好,都不过是城里手艺人。他们独立却不自由,不能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而是由板元出题,作画拿钱。以绘师为主,雕师、刷师协同作战。绘师画底稿,雕师雕刻主板和色板,然后刷师在绘师确认、调整颜色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