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明扬

书评人,《上海书评》主编。

你们凭什么认定生活会越来越好?


  2002年夏天,大学毕业前的某次宿舍夜谈会上,一哥们雄心勃勃地说,他的人生梦想是十年内赚到一百万资产。当时我就差点笑喷出来,想什么呢,一百万,吹牛也要讲点职业道德不是?那时,我和大多数同学的职业梦想无非是买部新款手机,最好是翻盖的。而房子,在我们那时的观念中,一结婚肯定就有了,哪里还值得当作梦想。

  十年后,托中国房价狂飙突进的福,哥们有了一百万,我也有了一百万,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有了一百万。

  不仅仅是一线城市,大多数中国城市中产已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财富扩张,在我们的历史经验中,收入是永远增长的,资产是永远膨胀的,生活是越来越好的,未来是没有风险的。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

Read more

蒋介石当年如何迅速上位


整整40年前(197545日),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

 

去世时的蒋介石仍然是我们最熟悉的蒋介石:从大陆时代开始,他已当了47年的中国国民党总裁,和30多年的中华民国总统。

 

与仅仅以“主席”之名传世的毛泽东相比,蒋介石出名的头衔显得如此之多:不仅有总裁和总统,还有委员长、校长。可以说,正是这些头衔共同构成了蒋介石作为的“最高领袖”的各个面相,以及“创业史”。

 

可能是领袖在位时间过长,以致于我们会常常将领袖视作与生俱来,至少是大大提前这个时间点。

 ...

Read more

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狭小的政治舞台


对于深受《三国演义》正统观影响的国人而言,蜀汉的亡国自然是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还记得我初读三国史事时,总是为蜀汉诸多军政失误而恨得紧咬牙关,而潜意识则是,如果没有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失误,则蜀汉大可以维持鼎足的态势,甚至可以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最高政治理想。

 

的确,看起来有那么多“如果”可以一挽蜀汉的国运:如果关羽不大意失荆州,如果刘备不怒而兴师伐吴,如果诸葛亮北伐时不派马谡守街亭,如果诸葛亮不陨落于五丈原,如果刘禅不投降……总之,蜀汉这么一个大有希望的政权,...

Read more

被退休之后的赫鲁晓夫同志


1964年10月14日,在一场不流血只动嘴的宫廷政变之后,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同志退休了。

 

对于苏共来说,处理前最高领导人的退休事宜是件非常新奇的事。事实上,在整个苏联74年的历史当中,只有赫鲁晓夫一个人有过“退休”的经历,无论是在他之前的列宁和斯大林,还是之后的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苏共历任领导人都履行了“与岗位共存亡”的伟大职业情操。戈尔巴乔夫倒勉强算是“退休”了,可苏联也没了,丧失了如赫鲁晓夫作为“前国家领导人”的一切奇妙待遇,连个被监视居住的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