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开完会(散会前),领导总是会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然而,大部分的参会者都会回答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或者双唇紧闭摇摇头。
如果我是这位领导者,遇到这种情景,我会很失望。
因为,当我的领导职务还不是很高的时候,如果我遇到类似情况(散会前,领导问:“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的回答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不知道领导会不会给我陈述疑问的时间,我一定不会错失这个提问的良机。
就这样,我被贴上了一个“爱问问题的员工”标签,时而被领导喜欢,时而被领导讨厌;时而被同事...
作者文章归档:蒋巍巍
每次开完会(散会前),领导总是会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然而,大部分的参会者都会回答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或者双唇紧闭摇摇头。
如果我是这位领导者,遇到这种情景,我会很失望。
因为,当我的领导职务还不是很高的时候,如果我遇到类似情况(散会前,领导问:“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的回答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不知道领导会不会给我陈述疑问的时间,我一定不会错失这个提问的良机。
就这样,我被贴上了一个“爱问问题的员工”标签,时而被领导喜欢,时而被领导讨厌;时而被同事...
被动的接受管理,既毁了你也毁了你的上司
十几年前,大陆的手机行业刚刚起步,技术比较落后,但需求非常旺盛。我所在的公司在东莞有一个OEM加工厂,供货质量非常不稳定。有一次总经理办公会议上,我的上司(总经理)要求我一个季度内必须交付几万台某款的手机。
我向上司汇报说:“如果一个季度要交出这么多台手机,能保证数量,但保证不了质量。”
但是上司坚决的说:“这个我不管,我要的是结果。”
我面对这个性格刚烈,极要面子、刚调来的上司,只能默默回应。对上司来讲,他刚上任不久需要业绩来证明他的能力,他要结果,暂时忽视“质量”因...
俗话说,“众人同心,其利断金”,齐心协力是优秀团队的制胜“法宝”。团队高效的运转要做到以十当一,就是十个人团队在运转起来要像一个人一样灵活高效。可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却很难,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团队共识管理”。
一、团队意识的培养与渗透
一个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位团队成员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信看过下面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
一个善良的信徒正处于弥留之际,天使走到他面前说...
转眼间2017年即将结束,2018年如期将至,从我的职业角度,观察我服务过的企业,就战略而言,总是五味俱全,感慨万千。虽然优秀的企业大有不同,但从战略角度出发,供大家学习和借鉴的案例却不多。
其中有一家企业较为典型,做金融起家,涉及到餐饮,装修等现代服务业。创始人是90后,敢做敢为,思维活跃,吃苦耐劳,反应敏捷,学习力超强,有魄力,视野开阔,新员工入职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企业火箭般的发展速度。这个年轻而又成熟的大家长带领着“一群追逐幸福”的员工,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个企业里加班是常态,半夜开会是常态,高大上的员工活动是常态,员工开豪车是常态,拿着5、6万月收入...
不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的企业都遇上了前所未有困难,有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有技术创新的压力,还有客户需求的迭代速度,当然最难最棘手的还是企业“人才”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选、用、育的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企业现有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然而就企业人才的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的决策层往往会把企业的人力成本简单的界定为工资或是奖金、福利等支出,遗憾的是身处在“人力资本”时代,却用着“人力成本时代”的方法经营者企业,更为遗憾的是,有些...
情境: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一件宜家出品的需要自己拼装的半成品家具给你的上司,他将会如何开始工作?
如果同时把这样的家具给D、I、S、C型上司,那么你会发现:D型上司是最快开始拼装的(也许只是扫了几眼说明书);I型上司会观察其他人怎么做,并试图和大家先讨论再做;S型上司会大致参考下说明书和其他人的做法后,慢慢开始拼装;但是C型上司一定会把说明书从头看到尾,并把说明书上画的零件编号和零件实体进行对照。
这种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代表了DISC四型人格。
情境分析:
了解上司的DISC人格特型,有助于你了解他的价值主张、驱动力、工作偏好和对下属的偏好。
何谓DISC人格...
一、适应上司的沟通方式远比你想象得要重要
上司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和形式?上司倾向于怎样的沟通频率?上司喜欢书面沟通还是当面沟通?哪一类的事情会令上司抓狂?作为一个聪明的下属,一定在用最快的速度去适应上司的沟通方式和偏好。
能够适应上司的沟通方式,是作为下属首要的软性任务,常常被忽略,其实很重要。进行“向上管理”时,你必须知道你上司习惯接受信息的方式,这会使你所提出的意见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被信任。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都不相同,所以接受周围信息的方式会各有偏好,有的人偏向视觉获取信息,有的人偏...
决策是一种判断,是对于若干方案的选择。所谓选择,通常不是“是”与“非”间的选择,最多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而绝大多数的选择,都是任何一项方案均不一定优于其他方案时的选择。
遗憾的是,不少人会认为决策的第一步是“先搜集事实”。其实,有效的决策者,并非先从搜集事实着手,而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着手。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决策多么英明,如果问题没有找对,就无法对症下药,没有什么错误会比这更严重了,优秀的决策...
不论是哪一位决策者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决策能够百分之百正确,决策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那决策失误之后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解决,若想解决又该如何解决呢?
解决决策失误的问题是需要魄力和智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一般的决策难度更大。面对棘手、纷繁的急待解决的决策失误问题,情绪化的决策者往往难以考虑周密,不能制定出解决失误的完整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致影响决策后弥补对策的质量,甚至可能会一错再错。因此,决策失误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增强承受能力,理智清醒、冷静沉稳地处理问题,这是决策者必须要学到手的基本功。只有决策者真正清楚地认识问题后,才能克服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