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光磊

经济学博士,宏源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在三大走势背离下经济可能轻微滞胀


 

主动去库存和被动去库存的相互转化,使得中国经济在潜在增速下行过程中出现了流动性宽松和经济放缓、人民币强势和经济下行、CPIPPI走势的三个背离。而信用超速扩张并没有对应相应的经济增长的情形,会使这种背离继续。由于我国迄今仍没有健全的破产制度来解除部分债务关系,地产调控思路转变将进一步挤出市场自发的转型升级。这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陈光磊

 

基于8月工业、投资、消费、出口、M2等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短期在 “稳增长”下的小阳春走势确立。根据对库存周期的多种划...

Read more

中国宏观经济三大背离揭示了什么


  目前中国经济的复苏更像处于弱反弹的滞胀阶段,但并没有进入“流动性陷阱”。债务占GDP之比,中国远没有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高。中国的债务问题,根本还是货币或人民币汇率问题。而在美元相对强势周期,人民币会更强势,更大的挑战在如何应对类似于美元的“特里芬难题”。

  恰如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前中国经济“不幸”在下行的过程中,除了各种经济预期的修正和下调之外,还有一些“不幸”的背离和异象也困扰着市场。最突出的,当数流动性宽松和经济放缓、人民币强势升值...

Read more

中国广义货币高企何以不构成通胀


  我国M2与GDP之比居高不下且持续上升,是高储蓄率、高资产负债率、低劳动收入占比以及资本回报率不断下降的特有经济增长方式,再加人民币依外汇占款的发行机制,居民收入的存款储蓄倾向和外汇占款流入补充企业现金流的综合反映。因而,这个比例过高,并不构成通胀或资产泡沫。

  在最近公布的宏观数据中,广义货币M2与名义GDP的比值引起了广泛兴趣。2012年M2与GDP之比达到187%,创出新高,并仍保持不断上升之势,M2绝对量达97.42万亿,较2008年翻了一倍。这个比值远超欧美国家,更遥遥领先于起点差不多的其他“金砖”国家:美国的比值为60%,欧元区44%,日本...

Read more

央行平衡流动性与汇率的难度大增


  鉴于我国储备货币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2013年央行如何在释放流动性和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之间寻找平衡,充满了悬念。对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而言,降准和逆回购有本质差别。在资本外流的背景下,降准的后果是不可预见的,可能促使资产负债表收缩,因此更需要谨慎。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储备货币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2013年央行如何在释放流动性和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之间寻找平衡,充满了悬念,也充满了挑战。

  从相对GDP增速来看,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由最高的70%下降至60%左右,出现相对GDP增速收缩的趋势,预计2012年该比值或继续降至50%至55%。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

Read more

人民币发行机制改革或已水到渠成


  我国货币发行机制实质是汇率机制,这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货币供应、通胀、资产价格及金融市场发展,未来政策演进首要解决的可能是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的规范化,形成完善的人民币回流机制。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真正推进汇率市场化、构建利率体系,促使人民币稳步国际化。

  我国货币发行机制改革的时间之窗已经打开。

  从2007年至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资产增长了119%,2012年10月底,央行总资产升至4.64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一。而相对GDP增速,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达到危机前的三倍以上,接近GDP的20%,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超过欧元区GDP的30%,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