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永晶

李永晶,曾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学术兴趣领域为现代社会理论、近代国家关系史、古典政治哲学。著作有《东京留学忆记》《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友邦还是敌国? ——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另有译著《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等。旅日十年,东京大学博士。


辽宁省大连市人,原籍吉林省梅河口市。1993-1997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士学位。1998年1月赴日学习日文,翌年1999年4月进入东京大学文学部社会学专业学习,毕业获得文学士学位(2001年);2001年4月进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学习,先后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2003年)、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比较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社会与政治秩序的形成、现代中国社会研究、现代日本社会研究等。在日本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7篇;合著《公共性的社会学》即将出版(东京大学出版会)。另外发表有政治哲学方面的译文5篇(英译汉)。

研究课题:现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

日本社会如何面对过劳工作?


 

在很长的时间里,日本曾引进了中国的儒家文明。进入现代以后,日本迅速调整,全力学习和追赶西方文明,并且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但是,日本的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其影响延续至今。钓鱼岛的归宿不仅牵动两国民众的神经,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也多次引发中国民众的民族情感。
 
但另一方面,这些年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民众越来越多,很多人对于日本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很多日本民众也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中国,对中国也有了更多了解。
 
作为地理上的近邻,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两国都面临着人口下降、过度劳动等现实问题。就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