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若愚

李若愚,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财金研究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运行与金融市场等。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曾参与完成中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委托的十多项研究课题和多项国家信息中心重点课题。在《中国物价》、《中国金融》、《经济研究参考》、《中国评论》、《上海证券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经营报》等期刊与报纸上对外公开发表文章百余篇。

经济金融为何呈现一头热一头冷的格局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政策工具,春节前滚动开展逆回购,满足现金投放需求,春节后针对外汇占款增长较快的情况,开展正回购,加大资金回收力度。前4个月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回笼资金6051亿元。从执行情况看,货币政策“中性”略微偏紧。在“中性”微紧的政策下,经济金融形势呈现“金融热、实体冷”的背离格局。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表现为“金融热、实体冷”

  1、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速,GDP与CPI增速均回落

  4月末,M2余额...

Read more

对潜在增长率下降应做哪些政策调整


  我国潜在增长率在2007年出现拐点,此后呈现持续放缓的态势。在经过30多年高增长后,目前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期待未来经济仍保持过去的高增长是不现实的。按照以往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潜在增长率偏离的均值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年度潜在增长率将回落到8%左右,而7%-8%的实际年度增长率是可接受的增长区间。

  “潜在增长率”是在潜在产出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概念,指经济处在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增长率。潜在产出是指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条件下,在不引发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可持续的最高产出。

  潜在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