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红炜

中国能源研究会 能源政策研究中心 高级研究员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

因为热爱光伏产业而打造的自媒体
用金融高管的视角来看新能源产业
为专业新能源人和其他产业创业人士服务
提供100%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观点+内容整合”
“原创观点”不求正确但求引人思考
“内容整合”力求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新且必须知道的信息

光伏电站融资需要金融系统解决思维


  ——光伏电站“融资难”探讨系列之六 

  2015年,在探讨帮助光伏企业融资的许多故事中,有一个故事印象是最深刻的,这就是将中国金融租赁与海润两家企业进行对接。在双方相互高度认同的基础上,老红与两家企业的操作层一起开展了业务合作方案的探讨。两个月中,双方专业人员的文件往来频繁,文件充满着一般人读不懂的金融专业术语,让人眼花缭乱。可两个月后,双方最终也没能找到成功合作的方案。

  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老红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融资款项到期后如何退出问题。因为假设双方达成建设期的融资意向,可融资到期后谁来接盘则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Read more

光伏电站融资难的八个痛点


  ——光伏电站“融资难”探讨系列之五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探讨问题解决之道喜欢从“痛点”说起。探讨光伏电站融资难的解决之道,“痛点”又有哪些呢?

  从基本面看,“痛点”有:

  第一,解决光伏电站融资难没有参照物。光伏电站融资形式探讨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先行者,既然是先行者,则是制定参照物而没有可参照物的。中国的改革成功的走到今天,在发展模式上,大都参照先进国家。在制度改革上,却是没有可参照的对象,靠的是“摸着石头过河”...

Read more

请换金融视角看光伏电站“融资难”


  ——光伏电站“融资难”探讨系列之四 

  常言换位思考可以帮助人把想不明白的事想明白,对于当前光伏电站融资难问题,一些光伏人需要换位思考了。

  一段时间来,每当老红和光伏生产企业大佬谈到光伏电站投融资思考和金融资源动员时,大佬们总是无一例外地要夸自己的光伏电站项目、商业模式如何好,也无一例外的建议老红搞一个产业基金来专门服务这一模式。对于这一模式,他们什么都想了,就是忘了想金融机构会怎么想。

  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的一个缩影:光伏人总是夸自己的电站好,金融人却总是热情有余理性更有余。就像王婆总是夸自己的...

Read more

光伏融资难正在分化中瓦解


  ——光伏电站“融资难”探讨系列之三 

  光伏电站融资难的话题实在是太热了,当今中国,平均每十天就会有一个光伏会议,有会议就会有个融资议题。仅仅四月份老红就应邀在四个光伏会上发言,被要求的主题却都是一个:对融资难解决之道的思考。

  光伏电站融资难的话题所以热,是因为光伏大热而融资真难,这一难就难了光伏产业三年。好在近来关注这一问题的朋友们,一致感觉解决之道正在突破之中。

  这一突破,不是金融机构项目融资思维的金融环境已经形成,也不是光伏电站市场能够被金融机构认可的标准体系环境已经形成,而是在从金融视角出发、问题精准对...

Read more

两大前提的不成立造成光伏电站融资难


  ——光伏电站“融资难”探讨系列之二 

  分析当前光伏电站融资困境,你会遗憾地发现资金的供需双方,就像两个热恋中的大龄青年,疯狂的需要对方,却总因各种条件的不相符,最终难以成婚。

  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有许多,但根本原因在于光伏电站融资市场中,两个互为替代的前提不成立。

  一个前提是传统融资形式的不成立。如果按照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思维进行融资,光伏电站资金需求方没有那么多资产可抵押。已知光伏发展“十三五”规划电站建设目标为150GW,则未来五年建设规模每年不应少于20GW,资金需求不应少于15...

Read more

光伏电站融资难——中国金融不解之惑


  ——光伏电站“融资难”探讨系列之一 

  编者按:

  大概一个月前,无锡金控租赁公司举办的“新东林书院”第12期活动设定了一个光伏人极为关注的话题——光伏电站融资难及解决方案,五家世界顶级光伏生产企业和多家光伏电站投资、租赁、银行等金融企业齐聚一堂。老红结合中国能源报的专业媒体平台优势及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这次活动上发表了《金融视角看光伏》的主题演讲。与此同时,中国能源报发起的“光伏电站‘融资难’探讨系列”活动随之...

Read more

光伏项目融不到资 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


  从2011年8月1日实施光伏标杆电价之后,光伏电站建设融资难问题从来不绝于耳。如果暂且搁置弃光、补贴不到位问题,大致以2015年初为界,同是融不到资的呼声,却已是不同的原因。过去融不到资主要是因为投融资环境不够好,现在融不到资一定是因为你做的不够好。

  光伏电站是当前极具其引力的投资市场

  融资关系是由需求方、供给方、融资项目三者组成,当供需双方目标高度一致时,融资项目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金融三原则就成为融资能否成功唯一的不确定要素。如果融资项目的金融三原则完备,融资不成功是不正常的;如果融资项目的金融三原则不完备,融资成功更是不正常的。融资项目的金融三原则完备与否责任...

Read more

2016年的光伏 看明白的和没想明白的


  判断2016年的中国光伏产业走势,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过去是可以讨论的,未来讨论的空间有限,因为中国已经向世界做出了减排承诺。看2015年的光伏产业,政策、投融资形势一片大好,弃光、补贴问题又好像一时无解。在2016年的光伏产业,无解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2016年的中国光伏产业,有些事情已经看得很明白,有些事情一时还没有想明白,所以是个会有快速发展但发展结果不太确定的产业。

  能够看明白的事情:

  国家将更加重视和不得不更加重视光伏产业。从2012年以来,国家对光伏产业的重视一年重于一年,重视的结果总是令人意外。比如光伏发展“十...

Read more

寻找清洁能源“第三矩阵”企业


  在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和光伏发电产业带来市场机会面前,必然有一批创业企业随遇而生,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提供多种服务的企业。但受眼界、知识所限,除了极其个别企业,能够进入视野并初具成功模式的企业尚未发现,至少业内认可度口碑一致的企业微乎其微。

  光伏产业的三个矩阵

  我觉得,未来光伏产业是由三个企业矩阵构成的。这三个矩阵是:集中式光伏发电服务商、分布式光伏发电服务商、为光伏发电服务商提供服务的服务商。最后一个矩阵存在的价值,在于为前两者或只为第二者提供服务。

  在超高速发展的中国光伏终端市场需求引导下,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或基于市场的现有需求和未来研判,或从提供硬件而转...

Read more

艺高人胆大的郑建明


  此稿修改后发表于《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国资本市场上一次注意郑建明这个名字,应当是2010年黄光裕、陈晓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再次引人注目,则非郑建明年初以来对热门产业中热门企业赛维的持续增资并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一事莫属。上一次,无论谁当家,目标企业都是健康的;这一次,无论如何努力,目标企业一段时间内都是危险的。敢在此时大举进入光伏产业、入股赛维企业的人,一定是有想法的人。

  6月5日即将发生的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终裁,再次把光伏产业的负面知名度提高了许多,而真正让中国光伏欲哭无泪的产业整合,却是大多数世人所不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