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金融危机十年:全球及中国经济走向何方?


  8月3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大连举办“2018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主题为“新形势下的资产管理与实体经济服务”。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朱海斌在论坛上做了“全球及中国经济走势分析”的演讲,以下是演讲的文字实录部分。

  今天,我分别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关于今年经济的一些看法。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今年全球经济整体表现和下一步发展。第二个方面是大家更关心的中国经济。从年初到最近几个月,市场情绪有很大变化,包括资产价格方面,年初1月份股市表现一度非常好,但是在最近几个月连续往下走,包括6月中...

Read more

央行新政的背后逻辑与多重意图


  央行最近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操作令人眼花缭乱。3月22日,紧随着美联储的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5个基点。4月13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M2增速回落到8.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跌至10.5%,这是2002年公布社融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4月中旬,路透社报道央行允许商业银行放松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大额存贷利率和存款利率可适当提高上浮区间10%(即15个基点)。这实际上相当于一次小型的非对称加息。

  但是,货币政策也并非收紧。从3月中旬以来,三月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下跌了约60个基点,回到2017年初的水平。十年期国债利率也从3.85%左右跌落...

Read more

中美贸易冲突背后 潜藏着哪些大挑战


  中美经贸关系近来矛盾加剧。3月22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航空、信息通讯技术、机械的部分产品征收25%惩罚性关税。总统备忘录责成美国贸易代表在15天之内发布具体关税产品的清单。目前预计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500亿美元,也有说法称500亿美元指的是征税的税额。

  5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说不小,以500亿美元按税进口而言,这也将是史上最大的单边惩罚性关税举措,其规模超出美国今年以来宣布在洗衣机、光伏产品、钢、铝征收高额关税对中国影响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整体平均关税增加2.9%,差不多在目...

Read more

中国对经济增速小幅放缓容忍度提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6.5%左右,与去年6.5%左右的目标基本一致,但去年报告中“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表述今年没有出现。总的来说,在越来越强调“质量第一”的环境下,中国政府看起来愿意容忍经济增速在一定程度上的放缓。在我们看来,2018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比较合适的、可以实现的,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对于经济新动能的政策支持以及全球经济以高于趋势的水平保持同步增长的外部环境因素。

...

Read more

发展租赁房不要一刀切


  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住房政策的表述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从政策上来讲,这是1994年以后第三个大的拐点。

  第一个拐点是1998年,正式停止了住房的实物分配,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第二个拐点是2003年,国发18号文提出要建立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十九大报告的新提法,意味着未来城镇住房的供应将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租赁房。目前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在城镇住房中均已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如何增加租赁房供应将成为未来房地产长...

Read more

中国房地产风险没有日本大 一线城市崩盘也没事


  中国和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中国债务以内债为主,这与80年代以后的日本很相似;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很高,而日本在80年代曾是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现在中国的企业债务很高,而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相对偏低,这与当时的日本也非常相似。此外,日本也是高投资、高储蓄国家,其房价走势、信贷增长也都与中国相类似。

  那么,至少到目前为止,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像80年代末的日本一样发生泡沫崩盘?我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是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使用大量的国有资产掌控了资源,包括央行使用大量的流动性工具来处置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危机一旦出现或者在危机出现过程之中,中国政府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第二是...

Read more

今年楼市不太可能再暴涨暴跌


  中国2017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回升至6.9%,高于预期(摩根大通和市场平均预测:6.8%),2016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8%(2016年全年增速为6.7%)。

  基于我们的季调流程,2017年第一季度GDP季调环比折年增速回升至6.9%(摩根大通预测:6.6%),而2016年第四季度为6.7%(国家统计局环比数据出人意料地显示2017年一季度GDP增长1.3%,而2016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速为1.7%)。

  以名义增长计算,2017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2.4%,而2016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为9.9%。这意味着2017年第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

Read more

细数特朗普那些靠谱的经济政策


  在关于2017年全球经济局势的预测中,不确定性似乎是市场共识中最大的确定性。从法国和德国的大选、欧元区的未来、英国脱欧的执行方式,到中国和新兴市场的经济走势,一系列不明朗的因素将影响市场的情绪。而在所有的不确定因素中,美国在特朗普上任之后的国内国际政策将面临的转变及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事实上,在特朗普1月20日宣誓就职以来的首周,他就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包括叫停奥巴马医保、退出跨太平洋伙伴贸易协定(TPP)、宣布美墨边境建墙、推动两大输油管线建设、90天内限制七个穆斯林国家的公民入境美国、暂停美国接受难民计划120日等。

  特朗普经济...

Read more

中国整体宏观税负不高但企业负担重


  中国宏观税负占GDP比重是33%,中国在OECD国家相比大致是相当的水平,谈不上中国处于一个宏观税负是死亡税率的说法。

  关于人口政策,我很同意的一点是我们计划生育执行过严、时间执行过长,最近开始调整。但是,最近也有一种观点,中国未来要维持一个中高速的增长,必须要鼓励多生,我认为这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实是偏颇的。

  经济学里,经济增长中人口是其中一个要素,但是还有资本的投入,但最主要的决定长期增长的是劳动生产率。在中国,我们看到2007年以后,这一轮新的下行,劳动生产率的下滑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提到的投资过度、投资回报率下滑、企业盈利下滑,这是目前我们在结构调整里最核心的...

Read more

2017中国宏观经济有何不同


  2016年GDP增速顺利实现此前制定的6.5%-7%的增长目标。如果剔除金融服务业,实际GDP增速在2015年第二季度触底(同比仅增长6.2%),之后逐步上行到2016年第三季度同比6.8%的增速。本轮经济复苏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以及强劲的汽车销售。政府稳增长的宏观政策也起了很大作用,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信贷增速加快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2016年,中国经济步入周期性复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长达54个月的PPI通缩周期的结束以及名义GDP增速的回升。另外,中国在去产能(尤其是在钢铁和煤炭行业)和经济再平衡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16年前三个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创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