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是中国成为世界有影响力大国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直接支撑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实体经济是强国战略的坚实基础。
围绕发展实体经济,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形成一个动态优化的社会激励结构?十八大报告高瞻远瞩,着力从理念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这将有利于形成推进强国战略实施的社会激励结构。
市场是社会激励结构的主线。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作者文章归档:刘金山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培育中产阶层
据报载,社会各界盼望已久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民众心中充满着期待。具体方案尚不得而知,但方案的若干问题需要厘清,否则民众将会失望。
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目的应该是实现共同富裕和进一步做大蛋糕
方案的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通过合理合法的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二是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理顺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做大蛋糕,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这两个目的是相互影响的,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分蛋糕的目的应该重在做大蛋糕。
虽然中国GDP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尚不到美国的一半;人均GDP世界排名在90多位。我们还不...
继续谋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红利
经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在1992年“春天的故事”之后,改革目标明确指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多年来,我们建立了相对丰富的市场形态与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未来时期,如何看待改革?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可见,改革开放是一项永恒的事业。
未来时期,改革开放的使命是,为中国经济由大变强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如何形成这一动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的...
发展是硬道理 支撑"中国奇迹"的思想精髓
2012年的春天,人们都在回想1992年发生的“春天的故事”,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我们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纪念小平南方谈话,最应该纪念什么?
邓公视察南方的最大成就,就是巩固、推进、扩大了“中国奇迹”。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专题探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探讨“中国奇迹”的成因及未来趋势。当时形成一种看法:“中国奇迹”如果能够成功持续,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也许是唯一的由盛而衰、再由衰至盛的大国案...
实体经济发展要超越微笑曲线
依靠先进的制造业,德国人利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基本完成了当年希特勒企图用军事手段实现但没能实现的德国梦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和商品金融化背景下,这是极为关键性的战略选择,其实质是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持续路径,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微观基础。回顾历史,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制造中心(世界工厂)几经变迁:英国→美国→日本→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伴随着经济强国的出现。环顾现实,当年希特勒企图用军事手段实现但没能实现的德国梦想,德国人现在利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基本完成了,这靠的是德国先进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