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强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5月生于北京。1978年-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至1999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99年9月起,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中国水问题:水资源与水管理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分层十讲》等。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分层与流动、贫困问题、收入分配问题。

当前中产阶层壮大面临的结构性难题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2010年、2013年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根据当年的权重指数进行了加权。调查中询问的主要是受访者及其家庭在调查前一年的情况,因此实际反映的是我国2004年、2009年和2012年的社会情况。

“中产阶层”、“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学界乃至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央文件使用的是“中等收入群体”这一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Read more

为什么中国社会转型比经济转型难?


  社会创新在目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意义重大。中国的发展常常使用两个概念:经济与社会。所以我们的五年规划到现在是“十三五”,而且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在1982年以前,是叫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还没有“社会”二字。1982年以后意识到光讲经济不行,于是从“六五”就开始讲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概括为“经济与社会”。

  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了经济总量的翻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短时间内有这样大的飞跃确实不容易。

  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是借鉴和学习。这里...

Read more

中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测算方法和调查数据也有过不同的结论。最近的一些热点话题,其实背后都可以看到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继续谈谈这个问题,从中寻找到一些对策思路。

今天推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的一篇文章,谈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这是他4月26日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的一次演讲实录的节选。

1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问题与对策

关于财富分布,如前面所说的,改革开放以前连一包花生米都通过行政副食本进行了分配,可以说是分配得够均等的。那时候虽然有等级工资制,但是相差不是特别远。在困难时期,毛主席还带头降工资,那时候国家主席能够...

Read more

怎样看待我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2016年10月23日,人文清华新一期讲坛推出了《对话郝景芳:折叠人文》,其中关于社会分层,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发表了大量精华观点:

国内(金字塔型)人均产值和相似国家(枣核型)的社会结构的差距使得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架构问题;

社会层级间的流动性保障是社会动力的源泉;

社会层级流动的主要渠道包括教育、技术和市场,从实际数据看国内市场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要多保护企业家,尤其在经济不再快速增长的时代;

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企业家更能多的考虑社会贡献与价值;

……

 

4月26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智库报告厅发表题为《...

Read more

中国的贫富差距及其对策


   今天我就社会结构、社会分层作一个探讨,最近张思平理事长想研究深圳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我们也在思考。我认为目前在全国的社会结构发展中深圳比较先进,深圳整个阶级结构构成与全国相比优化算比较高的,我们下一步也会对深圳有所研究。我列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但是因为内容比较多,有些地方只大略讲一下。

  1. 怎样看待中国社会分层现象?

  2. 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现状。

  3. 社会结构测量发现什么问题?

  4. 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与对策。

  5. 阶层固化问题与对策。

  6. 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1、怎样看待中国的社会分层现象?

  相信这...

Read more

倒丁字形社会与“共同富裕”渐行渐远


  内容提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这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中产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共同富裕”,但愈加明显的阶层界限、不断攀升的贫富差距、生命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中国离中产目标渐行渐远。房地产商很有钱、煤矿主很有钱,而整个社会呈倒丁字形,这还叫中产社会吗?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应该给13亿人提供机会,而不是只给极少数人提供机会。

  一、谁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只是一个近年来才为媒体接受的概念。在此前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中产”都是一种负面评价,认为“中...

Read more

“弱势心态”蔓延的根由


  近年来,“弱势心态”有蔓延之势。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成为“弱势群体”,但是,物价的上涨可以让人感觉“弱势”,动辄几百万的房价使人倍感弱势,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可以让人们时刻担心被社会甩出……

  今天我们所遇到的“弱势化”,也可称之“边缘化”现象,有其鲜明的特征。

  一是弱势化往往是以骤变的形式发生的,这当然会造成人们很大的不适应感。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变化的速度令人震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在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