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原冰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能源统计与信息研究所所长。硕士,高级工程师、副教授。能源电力发展与能源经济研究领域高级专家。曾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政府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能源电力信息咨询、能源战略规划、能源经济政策、新能源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电网公司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十多项,在电力信息化、国际能源信息咨询、新能源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参编学术专著两部,在核心学术期刊和主流媒体发表论文、文章40多篇。

什么样的企业称得上“国际一流企业”?


  国际一流企业的定义和标准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创造财富,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什么是“国际一流(或世界一流)企业”?从字面理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在核心素质、运营绩效和综合价值创造方面,在所在领域处于第一等水平的企业。实际上,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公认的“国际一流企业”,如科技和基础服务领域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ABB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以及能源电力领域的法国电力集团(EDF)、德国意昂集团(E。ON)、德国莱茵集团(RWE)等,但在理论上尚没有形成确切的定义和统一的标准。

  美国《商...

Read more

世界各国电网管理体制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电网包括输电和配电两个环节,输电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远离发电厂的负荷中心,配电的主要功能是从输电环节接受电能并向用户进行配送。输配电网紧密相连,虽然在功能上有所区分,但却难以从资产上准确划分界面。

  电网管理体制主要探讨的是输电和配电的组织形态。目前国际上的电网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输配分开模式,即输电和配电分别由不同公司拥有和管理,不存在产权联系;二是输配一体化模式,即输电和配电在一个企业内部,可以是一个集团下的不同业务公司,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

  一、从改革的目的看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网管理体制的关系

  纵观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国...

Read more

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市场模式与实现路径探讨


  从2002年“5号文”出台以来,我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的市场建设目标。改革十年来,受电力供需、价格改革滞后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竞争市场建设进展缓慢,各方对电力市场模式和实现路径的认识也不尽一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能源电力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市场的迫切性不断增强,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历程

  我国对竞争性电力市场的探索起始于1998年。1998年底,在《关于电力体制...

Read more

外国电网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电网包括输电和配电两个环节,输配电网紧密相连,虽然在功能上有所区分,但却难以从资产上准确划分界限。

  电网管理体制主要探讨的是输电和配电的组织形态。目前国际上的电网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输配分开模式,即输电和配电分别由不同公司拥有和管理,不存在产权联系;二是输配一体化模式,即输电和配电在一个企业内部,可以是一个集团下的不同业务公司,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

  一

  从改革目的看电力市场化改革

  与电网管理体制的关系

  纵观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各国电力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通过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优...

Read more

中国光伏发电与电网发展如何更协调


  太阳能发电是未来电力供应的主力军

  现在,国家提出了能源清洁多元发展的思路,目的是让核电、风电、太阳能共同协调发展,但是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太阳能发电可能是终极性的、主导性的电力供应解决方案。从全球范围和能源发展的大格局来看,由于安全性问题,核电的发展前景和地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个人认为,核电终归只是一种过渡性方案(可能过渡的时间会比较长),并不是一种终极的技术方案,因为万无一失的核电从理论上和现实中都很难做到。很多重大事故和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很多小概率事件的叠加,往往都在各种预案和人类的预料能力之外。正因为有替代性和可选择性,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安全环保理念的提升,人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