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编年纪事。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十年砍柴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目睹了乡村巨变。从这代人开始,乡村人不再是少数的精英才能进城,而是大批地、甚至是成集群地进城。十年砍柴个人的经历,不仅是湘中一隅已消逝的场景,而是一个大国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可算是见证这个时代变迁的一份私人文本。
焦虑
顺利进城并不能自然地
解决身份定位的困惑
北京晚报记者:您的新作《进城走了十八年》不同于以前广为人知的犀利的时评、历史随笔类文章,书写了上世纪70年代的南方山村,用少年的眼看中国乡村巨大的变化: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