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客

公共服务

黄淮论诗的三篇序言


黄淮论诗的三篇序言
 
大学士黄淮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关乎世教,温柔敦厚,学唐宗杜。详细见黄淮撰的三篇序言:《遁世遗音》序、《读杜愚得》后序、《杜律虞注》后序。另外,黄淮还手书:赵松雪少年书《杜甫秋兴八首》。
 
      《遁世遗音》序 黄 淮 撰
 
诗关乎世教,其来尚矣!孔子删定三百篇,以及太师所采,上自宗庙朝廷之雅颂,下至里巷之歌谣,所以扶植纲常,淑正人心,裨益理道,其致一也。去古即远,风俗日漓,诗之为教,愈趋愈下,甚至以之为谈笑谐谑、流连光景之具。间有杰然而出,力以追复古道为事...

Read more

明朝大学士黄淮的应制诗


明朝大学士黄淮的应制诗
 
明朝永乐初年在馆阁的大臣和诗人,主要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黄淮等馆阁文臣,担当“以供奉文字为职,凡被命有所述作”《翰林记》卷十一《应制诗文》这样的职责,只要朝廷又重大事件,皇帝有重大活动或逢节令,瑞应等喜庆,馆阁文臣都会一起奉命进献应制诗赋,颂圣德,歌太平。
 
一、永乐初年,黄淮撰有《神龟赋》。汝玉第一,解缙次之
《神龟赋(诗)》有序 黄淮 《黄淮文集》第4页
聖君禦宇,主典神天。誠孝感孚,有開必先。思昔元季,群雄沸騰。九法既歝,四維以傾。皇矣上帝,降鑒下土。簡畀有德,命我太...

Read more

黄淮从南京押送北京由北京解回南京途中写作的诗歌


黄淮从南京押送北京由北京解回南京途中写作的诗歌
 
明朝黄淮 (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人(今温州鹿城区人)。他因被谮,狱十年(14141424),其中永乐十二年由南京押送至北京下诏狱;永乐十四年自诉还南京;永乐十九年,遇赦未被释。黄淮在押送途中写作诗歌有以下十八首多。
 
一、永乐十二年甲午(1414)黄淮四十八岁
春季,成祖北征,奉敕辅皇太子监国,留守事宜循永乐八年之制。赋《题百鸟图》。仲夏,撰《送梁本之赴纳溪教谕诗序》。七月二十八日,成祖驻跸沙河,皇太子遣兵部尚书金忠、杨义进迎銮表。九月一日,因被谮,与蹇义、杨士奇、金问同时解职,...

Read more

谢灵运永嘉与吏民别诗赏析


《北亭与吏民别》 南朝 谢灵运
 
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
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
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定自懲伐檀,亦已验惟尘。
晚末牵余荣,憩泊瓯海滨。时易速还周,德乏勤济振。
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矧乃卧沈疴,针石苦微身。
行久怀丘窟,景昃感秋旻。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
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未因。贫者阙所赠,风寒护尔身。
 
景平元年(423)九月,谢灵运称病提前离职,他的同族兄弟谢晦、谢曜、谢弘微等相继来信劝阻,都未能改变其主意。永嘉吏民群集到北亭(今温州望江路一带)去恭送永嘉太守。
...

Read more

温州东山考辨


昨日(11月9日),同事推荐《瓯风》杂志给我阅读,拜读后发现2011年第二期封二刊载的老照片东山风景文不对图。老照片原刊载于1903年第九期《浙江潮》,《瓯风》杂志作者在该老照片下面的介绍文章中错误地将积谷山当作了华盖山。
该老照片中的山为温州积谷山。不是介绍文章中所说的华盖山:“东山即温州城区的华盖山。”因为从山的外形、山巅上亭的外形、山麓东山书院房子来看,老照片所指的东山风景均为积谷山情形。
 
1、山的外形不同。温州积谷山位于中山公园内,面积0.92公顷,海拔38.7米。山呈圆锥状,似谷囤,因此得名。华盖山位于温州市鹿城市区东面,遥望山形...

Read more

《退庵邵君墓志铭》明 黄淮 撰《介庵集》未收


  

明邵厚暨妻叶懿墓志铭解读
根据邵氏家族捐赠的邵厚幽堂志、墓碑,二碑均为长方形墓碑2件。一件长55厘米,宽35厘米。青石,质坚。正面楷书“明邵公退庵之墓”。另一件长82厘米、宽42.5厘米。青石,质软。碑额横书篆字“邵厚幽堂志”,下为楷书碑文,部分文字剥落。据碑文内容可知,该碑为邵厚次子邵菑所立。博陵郡永强下河滨邵氏第六世邵厚,迁居龙湾山西丁川,为丁川之始。
邵厚(1375-1427年),字德用。世居永嘉本都珂川里。曾祖讳庚,祖讳宝,父讳富,祖父辈皆不仕。邵厚为邵富次子,7岁丧父。曾当兵曹掾小吏。但又郁郁不乐,借病辞官,并自号...

Read more

吴希纯擅长描画人物肖像


   明朝叶盛撰《水东日记》卷三十传神篇章,曾记载杨士奇和杨荣请人画肖像的事:“诸公尝云,貌有不易写者,
闻之久矣。中书舍人东阳吴正希纯尝写东里杨公坐立像及其诸子随行像,一一皆逼真。建安公一日见之大惊异,
且曰:「吾平生传神,不啻数十人,无一得真,希纯乃能若是!」即躬造希纯请焉,希纯亦为之屡易稿,卒无一似,
此亦事之不可晓者。”

       吴正(1398~1454),字希纯,号静斋。南岑吴氏义房里仁世祖。明正统丁巳被举荐博学鸿词入翰林院,1443年简修玉牒入文渊阁,1445...

Read more

为什么最近温州老板“跑路”的怎么多?


      最近,经常性听到一个词——某老板“跑路”了。“跑路”在闽南话(福建省地方方言的一种 ) , 台语念作“走路”。写做中文字即是“跑路”。一般而言,跑路是个贬义词。

    “跑路”是指遇到危难(如欠钱、负债等) 被黑道份子追杀;或者被地下钱庄等追讨金钱,而不得不逃走,先闪避一阵子;或者是做了坏事而被警察通缉。现在“跑路”都是特指老板...

Read more

明朝大学士黄淮入狱原因分析


陈敬宗在《文简黄公淮墓志铭》一文中写文简黄公也有过失宠的悲哀:“帝征瓦剌还,太子遣使迎稍缓,帝重入高煦谮,悉征东宫官属下诏狱,淮及杨溥、金问皆坐系十年(1414年-1424年)”。《明史》卷一四七《黄淮传》记载:黄淮与其同僚们又是因介入皇室内部的权力而获罪。由此可见,黄淮入狱十年主要原因有以下二点:一是受汉王朱高煦诬陷而入狱,二是因介入皇室内部最高层的权力斗争而获罪。
 
一、             因为议立皇太子事得罪汉王朱高煦...

Read more

明朝大学士黄淮诗欣赏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4/499)评黄淮诗是“……其文章舂容安雅,亦与“三杨”体格略同。此集乃其系狱时所作,故以《省愆》为名。当患难幽忧之日,而和平温厚,无所怨尤,可谓不失风人之旨。故特存之,以见其著作之梗概。至其《退直》、《入觐》、《归田》三稿同编为《介庵集》者,门径与“三杨”不异。《东里》诸集既已著录,则是可姑置焉。”由此可知其诗与三杨的台阁体诗风相近。

 

一、  台阁体诗风中的黄淮诗

 &nb...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