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江

杨江

地沟油的警告


  地沟油并非一无是处,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将其变废为宝,生产生物柴油、肥皂、化工助剂,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甚至将地沟油加工用作飞机燃料。理想的状态是对地沟油疏堵结合,鼓励企业将地沟油变废为宝,用市场手段规避地沟油回归餐桌的风险。然而,除了价格上无法与油贩子竞争外,国内目前利用地沟油作原料的正规企业大多还面临销路不畅、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诸多窘境。

  不对称的博弈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安部近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提高打击与监管、检测力度的同时,会议还提出在全国33个大中城市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实现餐厨废弃...

Read more

低碳地产,一场秀?


      模糊的低碳地产概念

      打开各大房地产公司的网站,身为房地产专业研究人员的王文颇感蹊跷,用她的话说,“那是一片耀眼夺目的鲜绿色,充斥眼球”,低碳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的主基调,广告、开发商的宣言以及售楼人员的说辞,无处不彰显绿色,无处不围绕低碳。“这些楼盘真的就低碳了吗?”她觉得滑稽的是,房地产建筑一直是一个高碳行业,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国内房地产业的流行词还是“绿色地产”,压根就没有谁提到“低碳”二...

Read more

贺强:低碳不能停留在口号上


      今年的两会,低碳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很多代表、委员的提案都涉及“低碳”,两会临近闭幕,围绕低碳的讨论仍在热烈展开。谈及低碳经济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低碳风”、“伪低碳”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表示,很多人对低碳的概念认知不清,甚至可以说比较糊涂,尤其在一些商业领域,只是把低碳当作了一个标语、口号。

      这位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专家早在去年的两会上就递交了关于低碳经济的提案,只不过,去年他递交低碳经济的提案时,低碳还没有引...

Read more

沈阳野生动物园的七宗罪


      虎年说虎,说不尽的却是唏嘘与愤怒,泱泱13亿人口的大国,居然发生了11只老虎在动物园被活活饿死的事情。而且,如果不是因为长期拖欠工资导致员工大规模罢工讨薪,11只老虎的死亡恐怕仍将不为人知。

      令人震惊的是,这家10年前通过贿赂官员、权钱交易由国有动物园改制而来的民营野生动物园,10年来几乎成为了一家动物屠宰场。从2000年开园至今,这家动物园的动物从61种1024只,下降到今年2月8日的49种518只,其中死亡老虎多达40多只,狮子20多只。

      投资方的...

Read more

岔河村:深度干渴


      整个马路乡305个自然村,还有很多贾梅梅那样的人。全乡2.4万人,5.38万头牲畜深度干渴。贫困让他们对干旱无能为力。

      首席记者/杨江

      8岁女童贾梅梅那句“这日子怎么过啊!”的哀叹,让记者的心沉痛至今,连日来,持续的干旱导致云、贵、川、桂、渝西南五省区连连告急,《新民周刊》记者穿梭多个灾区调查采访,随处可见农田荒芜、江河干涸、民众疾苦。

      昆明巫家坝机场的跑道被晒裂了,滇池的水位也下...

Read more

柯渡:一个镇的水利之困


      农民贱卖耕牛、吃松树尖

      3月27日,49岁的秦顺德起了一个大早,他走到院子后面的核桃树下,将那头饲养了两年的耕牛牵进了院子。老婆抱来一捆玉米秸秆送到牛跟前,牛不肯吃,因为太渴了,渴得实在吞不下干草料,可是持续的干旱,山上的野草都没有发芽,到哪里去割鲜草。

      秦顺德摸着牛干瘦的脊骨也很心疼,身体水分充足的牛,鼻孔上都是黏液,可是,这头牛因为长期喝不饱水,鼻子都干了,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老婆的眼圈红了,到屋里舀了一小盆清水想给牛喝,被秦顺德制止了:&ldqu...

Read more

干旱带来的反思


     水库的三种缺

      旱灾延续到4月,一些地区迎来了零星降雨,但这对缓解旱情作用并不大,今年的雨季目前估计要比往年延后不少,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要与干旱抗争。西南五省市区一向是我国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人们诧异于,如此严重的旱情为何发生在这些地区。

      在云南,记者发现,虽然干旱少雨,一些地区并不缺水,水在下面流,人在上面愁,才是很多灾区干旱的本质。

      复杂的地质构造是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云南省喀斯特地区...

Read more

赵作海的“后牢狱生活”


      赵作海出狱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监狱所在地的河南省开封市某宾馆开了一个房间,痛痛快快洗了一个澡,为的是洗去满身的晦气,图个好兆头。而后,在他的要求下,相关部门将他送到了远在山东临沂打工的妹妹处,兄妹时隔11年再次相会,抱头痛哭。

      然而,就像他沉冤昭雪一路坎坷,回归的路是同样的不易。

      面对新环境,无所适从

      赵作海重回赵楼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里村外赶过来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大堆,赵作海已经不认识当中的大多数人了,不...

Read more

冤案启示录


      赵作海案在全国司法领域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就这起冤案的形成过程所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新民周刊》记者专访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魏勇强律师。

      如何预防刑讯逼供

      《新民周刊》:魏律师,作为全国知名律师,你对河南赵作海冤案有何感想?

      魏勇强:这起案件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5年前的佘祥林案,几乎是如出一辙,对于很多普通民众而言,这是一起人间悲剧,作为法律工作者,我觉得很焦虑,这起冤案提醒我们司法独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