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夙荣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主任。研究方向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土壤地理学。主要学术贡献:在中国率先开展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淮海平原土地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1999-2001)和主持国土资源部重点课题“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2000-2002);并通过一系列的著作的发表,推动了我国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研究,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并且开创了建设用地持续利用评价方向,走在了世界前列。
研究中国耕地质量与数量变化,耕地生产能力,耕地保护目标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措施,为国家和区域耕地保护和农田基本建设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主要研究课题有:国土资源部全球资源战略研究开放实验室课题“中国耕地生产能力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研究” 国土资源部课题“中国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研究”。

保证中国食物安全还需严守18亿亩耕地


  最近一个时期,食物/谷物价格的飞涨成为国内外引人瞩目的话题,也是上至政治家,下到平民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自2000初开始, 世界粮食市场小麦价格已经增加了3倍,而玉米和水稻增加了一倍多。食物价格的全球上涨已经传导到国家层面上。作为国际米价的标杆,泰国米价今年2月底攀升至每吨500美元;这是1989年以来首次突破500美元大关,创下近20年来的新高;进入4月份以来,已经上升到每吨1000多美元。这在亚洲国家普遍引起不安,因为该地区近25亿人口依靠此类价廉且供应充足的粮食为生。美国是大米的全球第四大输出国,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芝加哥大米价格3月初跳升至每吨400美元。

  在中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