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征和

关注宪政与法治、地方治理、行政体制改革,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及财税体制也有浓厚的兴趣

公民札记之一



      我们时常探讨政府权力大小的问题,有人主张大政府,有人认可小政府,往往没有统一的看法。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政府的权力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美国建国一代认为,最理想的政府是责任极大而权力极小,最坏的政府是权力极大而责任极小;而在现实中最可行的则是权力与责任相匹配,有多大的责任就有多大的权力。我国的政府转型也应该遵循这一法则。

       当前的主流观点是“小政府,大社会”。人们向往一个有限政府、一个责任政府,一个专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

Read more

明晰市场行为与政府权力运行的边界


       市场化改革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激烈的社会问题,比如收入分配,比如暴力拆迁,等等,不一而足。一些人将这些问题的出现归咎于市场化改革这一取向,他们认为所有的弊端和不足都是市场化所致。事实上,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遭遇到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市场化的结果,反而正是市场化不足,或者是市场化被扭曲所致。

       诚然,市场不是万能的,它有失灵的时候。对于具有外部性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必须要由政府这一有形的手来提供。在一个真正市场经济国家里,政...

Read more

所谓中国模式扭曲资源配置 有悖市场化改革目标


秦晓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从广义上讲,“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现代性社会构建的目标和路径,即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现代文明秩序。

本文论述集中在经济领域,讨论重点不是经济结构而是经济制度,即市场机制中政府的职能。

一,“中国奇迹”是否展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相当程度上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版图。

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读这一现象已成为全球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课题。

经济学家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表明中国已建立了一个区别于欧美&ld...

Read more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上不去就不是现代化

      陆学艺:中国的社会结构断裂了吗   

      一、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及其机构性分析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

Read more

人大代表专职化


于建嶸按:自四川罗江县进行人大代表专职化改革以来,全国人大的某些人就直接站在改革的对立面,不仅采取各种手段叫停这项改革实验,还企图以修改代表法的方式来扼制地方改革的任何努力。他们为何这样害怕这项改革呢?对此,已有多位专家和学者发表了意见批评这种叶公好龙式的改革恐慌症。下面,整理了几篇有关评论供研究者参考。

 

 

 

 

1、王占阳:紧急呼吁全国人大慎重对待政改试验

2、秋风:人大代表法修订,反民主倾向令人震惊

3、蔡霞:动用立法权对改革说“不”?

4、王利平:谁堵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

王占阳:紧急呼吁...

Read more

 理顺财税改革十大关系——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深刻借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运转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受改革初期起始条件的限制,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也因种种缺陷备受各界争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财政体制改革思路,各方研究力量都在开出“药方”,启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鉴于财政体制问题的核心地位,有必要进行系统考量、科学设计、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与之相关的诸方面利益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审视我国现行的政府职能,既有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中承接下来的政府职能“越位...

Read more

“大部门体制”不能包治百病


 
作者:朱光磊,贾义猛
 
 
 

    年末岁初,关于“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讨论与争鸣逐渐成为学者和公众普遍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从“筹组大能源部”到关于发改委的种种议论,坊间不乏种种“猜想”。从将大部门体制改革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的高度评价,到基于历次机构改革也未能走出的“膨胀一精简一膨胀”怪圈所产生的对“大部制”的“疑虑&rdqu...

Read more

十二五:发展小城镇还是大城市?


王小鲁

近一时期,“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似乎已成为未来政策考虑的一个重要部分。各地政府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下,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十二五’规划”。但笔者认为,这一政策的经济合理性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过去小城镇政策并不成功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行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放宽了对城市发展和对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与改革以前城乡隔绝的政策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这个政策也有明显缺失。

关键在于沿袭了限制大...

Read more

司法改革何去何从


司法改革何去何从

 

  特约撰稿·王琳

  有媒体近日统计发现,全国30名现任高级法院院长中,14人以前主要在党政系统任职,不少院长之前从未系统学过法律,从未在司法机关工作过。尽管这项统计还不包括中国其他级别的法院院长,但仅高院院长就有一半党政系统出身的现实仍在公众中引起广泛关注。有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网民赞成司法型院长与党政型院长的比例悬殊到接近12∶1。这样的舆情让人并不意外。

  近十余年来,基于司法独立理念的广为传播,无论是法律界还是社会公众,对于法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精英化都有了更多的认同。“司法官三化”的改革指向...

Read more

二元结构新挑战


瞭望》文章:“二元结构”新挑战

中国的“二代移民”面临着融入城市社会的难题,须避免这种矛盾以某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余靖静叶锋

截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6.6%,且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几年之内城市化率就将过半。但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旧有的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城乡之间由于户籍等因素形成的藩篱长久存在,新的二元结构正在凸显——大量城市外来务工者并未融入成为真正的“城市人”,也还没有充分感受到城市化带来的积极成果。

如何破除这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