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温克坚

70后,居杭州,自由职业者,喜欢读书,交友,辩论和梦想。

马云的迷局


一.

 

我写过两篇关于马云的文章,题目分别是《马云面临一个选择》,《马云的真正考验》, 关于马云的商业才能,价值观以及马云需要做出的选择,我都表达了观感,做了一些评价,我以为我不会再花时间来写和马云相关的文章了。针对一个商业公司做分析或批评,针对特定企业家做评判,并不是我的兴趣所在。轻易不针对一家商业机构发言,是因为在当下情境下,企业和企业家往往处在一个凶险的政商环境中,从旁观者角度去指责和论断,未必专业,也未必符合情理。另外,市场机制自然会对商业机构的综合效率做出选择,评价一家企业,不妨采用成败论英雄的简单标准。迄今为止,阿里巴巴似乎很成功,马云更是成功学的典...

Read more

中国民间金融贫血症


  2011年下半年以来,财经类媒体突出报导了主要发生在浙江的两个经济现象,一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开始停产或者倒闭,虽然官方人士和官方机构对所谓企业倒闭潮不予认可,但是接触到的各种信息表明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无心恋战,纷纷逃离制造业,转向更具投机色彩的项目,大概不是虚言。另外一个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是发端于浙江温州和义乌一代的民间融资热潮,很多时候月息都超过6分利,年利率超过100%的也不少见,这种所谓高利贷再配合老板出逃和失踪的消息,自然很难吸引公众眼球,一时之间,似乎浙江民间金融随时可能崩盘,并引发社会失序。

  应该说,上述现象表明长期以来畸形运行的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Read more

马云的真正考验


  注:本文写于3月中,最近因为支付宝股权变动一事,拿出来晒一晒。

  最近知名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股份有限公司出现高层人事震荡, 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 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辞职,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把这个事件解读为捍卫公司的价值观,“对于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卫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同事都将为此承担 责任,B2B(即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管理层更将承担主要责任!”

  由于阿里巴巴机构的体量,也由于其一向高调和张扬的公关模式,卫哲的辞职自...

Read more

总统就击毙本·拉丹发表讲话


    感谢译言网翻译

总统就击毙本·拉丹发表讲话

东大厅

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晚11:35

 

总统:晚上好。今晚,我可以向美国人民和世界报告,美国执行了一次军事行动,击毙“基地”组织的头目、杀害成千上万无辜男女和儿童的恐怖主义分子乌萨马·本·拉丹(Osama bin Laden)

10年前,九月的一个晴朗的日子由于美国人民遭受历史上最惨痛的袭击而变得黑暗。“9·11”的画面深深地烙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被劫持的飞机划...

Read more

文昌游记


   

文昌游记

 

温克坚

最近有一个比较搞怪的新闻,说海南文昌龙楼镇毛泽东雕塑被开发商推倒,几张毛像被断成几截的照片流传开来,对毛粉们自然是严重的冒犯和刺激,因此他们纷纷陈情,上纲上线,一方面要求严惩开发商,一方面试图借毛像向社会喊话,试图把中国社会重新拉回那个极权主义的乌托邦。

 

在一个传播塑造的社会,通过特定符号表达政治诉求,逼迫各种社会力量表态,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起码比直接冲突或者对抗性表达更富于艺术性,代价更低。 一个前现代政治结构塑造的脆化社会,通过诸多后现代风格的社会表达来,来增加社会调试试验, 推动...

Read more

2011,经济不再重要


  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如何?有各种版本的分析和预测在市面流行。不过人类预测未来的记录表明, 专业,地位和名声并不同步增加预测的准确性,社会的演变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混沌体系,出人意料的事件总会瞬间到来。因而预测未来,是一个开放的冒险游戏,人人都有资格进场。

  我也决定冒点险,来勾勒下2011年的经济前景图,同时穿插一些基于社会和政治视角的点评,算是对2010年10月8日突然来临的兴奋事件而导致的四处游荡,无所事事的一种弥补吧。

  我的基本结论是2011年的经济发展将会表面光鲜,实则乏善可陈,是属于无趣无味无高潮的平庸故事,但是长期来隐伏于经济叙事之下的社会和政治议题将日...

Read more

2011,经济不再重要(下)


   

7. 结构调整走进死胡同

 

留意经济话语的人们肯定熟悉一种说法,那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一个官学商都共同使用的语汇。那就是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结构有问题,需要向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去转变。问题是,这么一种流传多年的说法,为什么就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呢?

 

那么经济结构调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表面来说,可以理解为提高消费比重,改变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创新,打破垄断等等,但是熟悉中国语境的人们明白,这绝对不是简单的经济选择,正如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所说的,经济结构的改善其实是政治问题。

 ...

Read more

王巍: 2011 中国买家的雄起与不安


    2002: 中国并购的元年”,这是十年前我写的一篇年终并购专稿的题目。十年里,花开花落,并购从旁门左道变成了资本市场的主流工具,商业界的时尚话语。并购不再是一种观念、一种技巧,一种强取豪夺的特权,并购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产业整合的基本手段,甚至成为大国崛起的突击队。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上无可置疑的重要买家,大大超越了许多国家啼声初试时的海外收购目标如商品、服务、技术、品牌等,风起云涌一路喧嚣的直奔主题:资产、资源和公司。


  收购资产时,你需要有跨国管理资产的能力。收购资源时,你需要应对当地国家安全的审查。收购公司...

Read more

2011进行时


   

2011,民主化进行时

 

时光荏苒,中国社会已经步入2011年。对于拥有一定历史知识和公共关怀的人们来说,这一年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日前由@共识网在武汉组织召开的题为“辛亥百年,变与不变”的学术研讨会就是对这种历史意象的一个学理梳理之一。当然,那些对当下社会病症有充分感悟的人,辛亥百年这个历史意象带来的并不是骄傲和自豪,而是伤痛和耻辱。一百年前,革命先行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但是一百年后的今天,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确立了民主政体之际,而同为华人社会的台湾也被誉为亚洲的...

Read more

袁刚:改革阻力来自哪里?


   

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十年改革阻力先是来自意识形态,现在主要是利益之争,是权贵利益集团在拼命阻止政治体制改革,连改革吹鼓手周瑞金和原体改委调研员陈小鲁也表达过这种意见。

  这种说法乍一看似乎颇合当前的改革现实,然而,所论不仅是表面化,而且对意识形态的危害性也大大的看轻了。

  的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对姓”“不争论, 确立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改革之初从胡耀邦发起真理标准讨论开始的持续不断的意识形态论争表面停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