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姚博

91年技校毕业,后为记者,再后做风险投资,目前半退休状态,自由撰稿人

增长数据之下的真相


  关于这些年我们这儿的经济奇迹论证者已然很多,而且从方方面面论证过、不厌其烦地论证过,弄得“奇迹”这个词都已经显得相当平凡了,奇迹太多的日子里,就像我们总能听到的“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一样,奇迹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但还有一些数据足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法制晚报》再次发文赞颂这些年的经济奇迹,说是中国GDP7年翻番、富豪总身家6年涨70倍,然后接着历数这些年国人在各种靠谱与不靠谱的排行榜上日渐增加的风光,比如说多少人进入了全球富豪榜、人数增加多少、位置如何开始有坐到前排的趋势,以及中国的企业有多少进入世界500强、中石油已然是世...

Read more

医闹到底在闹什么


  《了望东方周刊》撰文称,有政协委员说反“医闹”行动并未缓解医患纠纷,原因在于越闹得益越多——— 简称为“多闹多得”,听着很像个外国人名嘛。而针对这种“医闹”行为,委员先生们不但指出其中有“专业医闹”,甚至有类似于黑社会势力侧身其间。

  一般来说,“医闹”的成因并不算复杂,这还真不能全部归咎于医院方面。要是不打算用五行八卦来解释,就只能承认医学是门相当复杂的科学,还是那种未完成、随时发展的学问,加之医生下手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

Read more

打击完“医闹”就能“维稳”了?


  《了望东方周刊》撰文称,有政协委员说反“医闹”行动并未缓解医患纠纷,原因在于越闹得益越多——简称为“多闹多得”,听着很像个外国人名嘛。而针对这种“医闹”行为,委员先生们不但指出其中有“专业医闹”,甚至有类似于黑社会势力侧身其间。当然,我国并无黑社会组织,只有类似于黑社会的组织,这是早就被某新闻发言人说过的“常识”。

  一般来说,“医闹”的成因并不算复杂,这还真不能全部归咎于医院方面。我们人类在有些方面很厉害,比...

Read more

三峡、三峡(预算与代价篇)


  上文说到了黄万里先生第一个预言——淤积——实际上是推迟、而不是解决,这次可以说说黄万里先生的第二个预言。这个预言是关于成本问题的。

  黄万里先生在《论长江三峡大坝修建的前提》一文第三节“关于三峡大坝的工程经济核算”开始如是说:“三峡大坝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用,从长期中每年收获的多种效益对比工程投资作经济核算,其可行性是成立的,但其中必须计入前述水库对于上下游的各种损失,有的是一次赔偿、有的是常年损害,有的是关于寿命年限,才称合理,这点并未细算。一切计入,方案就未必可行。”

...

Read more

三峡、三峡(方舟子篇)


  事由:

  此文源起是一条微博。老婆大人去我在泸沽湖的度假屋度假,顺便先去重庆找闺蜜玩儿,打来电话说重庆这边都快成河沟了,与之同行的朋友也说水少。正好事先转发了一个帖子《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195300.html ,就把感想又写成一条微博发上去:“老婆大人正在重庆会友,打来电话说长江已经快成河沟了,当地人都说这是三峡水库闹的,重庆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候。由于与戴晴先生算是忘年交,早知道黄万里先生大名,最近细读其著作,才知道黄先生的预言一一应验。如果说一个医生预言准了所有发病历程,没理由不相信他最后的诊...

Read more

减税难道减多了?


  减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当中拟把个税的起征点调整到3000元左右,而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座谈会,10位专家发表了意见,其中一位还提供了书面意见。这些专家的意见估计还是挺让普通人气愤的,他们大部分认为关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3000元的规定已经超出了合理比例,不宜再提高。也就是说,他们不但不支持继续减税,而且觉得现在的起征点都有点儿高了。

  但咱也先别直接就骂专家们脑子进水、不体恤民生,毕竟人家算是有江湖地位的人,无论是什么话,基本都有数字进行支撑,看上去总是有一定道理。比如...

Read more

慈善背后的黑洞


  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被人在网上爆出一张发票,上面的金额说大也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小,9000多元的一餐饭钱。说不大,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红十字会挺有钱的,这点儿钱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尤其吃饭的那个地方是上海某高档会所,这点钱在那里还真吃不出太多东西。说不小,则是因为在咱这号称GDP世界第二的国家当中,还有不少人吃不饱、穿不暖,每天的生活费在1美元之下——这是按照国际标准说的,按照咱这里的贫困线,甚至都到不了1美元。

  其实如今灯红酒绿的地方多了,各种高档消费的场所也多的是,为什么红十字会的这种高档消费就让人这么难以忍受呢?很简单,他们的钱不是自己赚来的,而是全国...

Read more

教博士们性知识


自从把孔子的形象弄出个标准像以后,本来觉得这种傻事就算是到头了,给没有照相机并且没有素描技法的古人制订标准形象的事,足够产生一个吉尼斯最傻记录。但我要承认,对于人到底能傻到什么程度,我的估计还是不足。
近日,又有十个博士出来反对于丹教授讲《论语》,而且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还呼吁不要再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甚至要求于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当然,对这些博士们的国学素养,我是从来不抱什么希望的,最多友情提示他们一下,中国古代认为“九”为数之极,直接凑十个人上来说事儿,...

Read more

你们真是太有才了


 

王朔在凤凰台做节目的时候,公然宣称自己曾吸毒、嫖娼,然后一帮人在后面都跟抽了白面儿似的疯了。网友的表现是念叨着“他疯了、他疯了”,基本造型如郁闷到抓狂暴走一般;比较有文化的人反应倒比较不一样,比如说某网的记者就采访了公安局相关人士以及律师,大家都一付学术探讨的嘴脸,正经八百的讨论王朔这种行为应该怎么处理。

公安局说,。“如果情节足够严重,应该按照《刑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情节不够严重,则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律师认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王朔的嫖娼行为如果是持续...

Read more

求你们别调控了


自从我听说过调控这回事以后,对于这个词就有了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恐惧。无他,每次听说这个词的时候,基本上钱包就会遭到一次洗劫。按照中科院某院士的说法,这叫“谁叫你生在中国”。所以,在没机会享受国外的调控之前,这种条件反射看来还是挥之不能去。

 

最近听说这个词,是在讨论物业税的时候。据说今年的国家财政预算报告,明确提出要“研究开征物业税的实施方案”,目的也是老生常谈:调控房价。看见这条消息,马上就觉得后脊梁发凉,感觉这房价调控起来的结果,估计只能更高,而不会降下来。道理倒是很简单,只要加税的东西没有不涨价的。即使短期内不涨价,中长期...

Read more